Page 33 - 实践11期 印刷版
P. 33
2022年第11期/总第1451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等管理机制,开展社会保险基 合署办公,一体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实现对所有
金、社会救助资金、农民工工资发放等领域问题专项 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开展监察官等
整治。五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民生领域腐 级确定工作,构建中国特色监察官制度。向乡镇(街
败和作风问题 53.2 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48.9 万 道)派出监察机构或监察专员,强化对基层公职人员
人。 的监督。规范留置审批等程序,严格依法运用监察措
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配合开 施,确保监察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与政法机关共同
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完 完善问题线索移送、案件协调配合、涉案财物处置等
善工作协同机制,对移交问题线索全面摸排、重点督 对接机制,持续推进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自上
办,对重大复杂案件协同立案、协同推进,坚决惩治 而下、依法有序开展各级监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
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甚至直接组织、参与 告专项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黑恶组织犯罪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推进“打伞破 增强派驻监督效能。分类推进派驻机构改革,中
网”机制化常态化。严肃查处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 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设立 47 家派驻纪检监察组,监
责任问题、腐败问题,督促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选择 督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 132 家单位;在 53 家中
性执法、“纸面服刑”、违规违法“减假暂”等执法不 管企业设立纪检监察组或国家监委派驻监察专员办
严、司法不公问题。五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 公室;向 15 家中管金融企业和 3 家单位派驻纪检
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 10.3 万件,给 监察组;1 所中管高校纪委书记担任国家监委派驻
3
予党纪政务处分 9.3 万人,移送检察机关 1.2 万人。 监察专员,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学校纪委合署办
(八)全面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完善党和 公。开展垂直管理单位和部分以上级管理为主单位
国家监督体系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地方派驻机构改革,优化省
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部署,一 市县派驻机构设置,开展省级纪委监委向省管高校
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和国有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试点。健全派驻机构领
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实现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 导管理体制,完善请示报告、述职报备等制度。五年
效。 来,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
持续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落实党对纪 势,共处置问题线索 150.5 万件、立案 39.9 万件、处
检监察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领导,推进双重 分 36.9 万人,2020 年以来提出纪检监察建议 5.9 万
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完善查办腐败案 份。
件以上级纪委监委领导为主的工作机制,开展落实 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
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专项检查,建立法规前置审 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制度,制定推进纪
核、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形成上下统一的工作规范、 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
工作标准。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实行监督检查 效的指导意见,健全监督力量整合、措施运用、成果
和审查调查职能分离、部门分设,完善与案件监督管 共享等机制。统筹纪检监察监督资源、力量,建立“室
理、案件审理部门协调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工作运行 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促进全系统
规定及流程,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 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
作机制。 推动功能,推进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同党委(党组)全
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落实 面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
党中央要求,依照宪法规定,由各级人大产生国家、 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有机结合。推动纪检监察监督
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