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实践11期 印刷版
P. 39

2022年第11期/总第1451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                              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
          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                              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

          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
          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
          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                              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积累

          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
          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                              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
          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                              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
          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                              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                               这是在原本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
          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                              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大复兴。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                              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                              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
          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                              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
          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中                             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
          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等基本经济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                              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党                              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                              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
          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这个文化,                             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                              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                             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争本领,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                             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各
                                                                                                            37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