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祖国“北大门” 建好首都“护城河”
图/新华社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中蒙边境的内蒙古军区三角山边防连。他勉励官兵“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在执勤观察登记本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动情地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2015年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回信勉励该部官兵“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
内蒙古横跨“三北”、地近京畿,内连八省、外接俄蒙,从广袤草原到大漠戈壁,从蜿蜒界河到莽莽林海,有36万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今的内蒙古,党政军警民团结协作,共同守边、护边、固边、稳边,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日益稳固。
图/阿拉善日报
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开展平安边境创建活动,推行草原110、戍边警务室、“红色堡垒户”“十户联防”等有效做法,加强“数字边防”“智慧边防”建设,推动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提升边境管控能力。突出群防队伍建设管理,组建人员稳定、素质较高、技能全面的农牧民护边员队伍,构建多元力量管控体系。
持续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十四五”以来,自治区加大对边境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33.38亿元,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6亿元。为加快推进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2024年预计投入90多亿元持续提升边境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力争通过三年行动,实现边境地区饮水安全容易、用电稳定持久、路网四通八达、信号畅通高速,彻底解决边防官兵和边境农牧民“水电路讯”不畅的历史难题。
以法治为边境地区发展护航。为了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对促进内蒙古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具有重要意义。
放眼未来,内蒙古将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有力的行动做好守边固边兴边各项工作,坚决守好祖国“北大门”、建好首都“护城河”,全力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