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论理

【学习论理​】把“暖”字写细写实

2024年02月09日 11:28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把“暖”字写细写实


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冬季供热,事关千家万户,关系百姓冷暖,是重要的民生实事。“内蒙古不缺煤不缺电也不缺气,没有任何理由缺温暖”,2023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针对不少群众反映的供暖不足问题,2024年内蒙古要在全区实施温暖工程,解决百姓挨冻的问题。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实施温暖工程,要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图/青橙融媒

   实施温暖工程,要“实打实”解决好群众的供热诉求。2月5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来到呼和浩特市燃热集团城发公司桥靠分公司指挥调度中心,了解呼和浩特市供热保障和温暖工程推进情况,他说,“呼和浩特市作为首府,要带头抓好温暖工程,统筹做好管网改造和互联互通工作,运用更多电厂余热保障供暖,实打实解决好群众的供热诉求。”“要着眼长远,优化完善供热定价机制,平衡好供暖企业的收支,形成良性循环。”把供暖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把“温暖”这件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细,才能让老百姓心中的“温度计”始终都是暖暖的。2024年,内蒙古将为农牧民落实320万吨以上冬季取暖用煤,为集中供热企业落实1600万吨以上保供用煤,持续传递民生温度,让群众暖身更暖心,放心更安心。


图/实践杂志社

   实施温暖工程,要“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就是要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同时,着眼长远,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彻底解决掉。“温暖工程”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增强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合理设置热源、管网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决避免“朝令夕改、反复折腾”等现象,减少供热施工给群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冬病夏治、标本兼治、群众满意”的原则,全面排查解决制约内蒙古供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弱项短板。2024年,内蒙古将完成燃气、供热、供排水管网改造1500公里和老旧小区改造1185个,启动城中村、城边村燃煤散烧综合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城区集中供热改造。除了多措并举切实改善居民供热取暖条件外,内蒙古还将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模式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全力以赴把暖供足供好,持续改善居民供热取暖条件。


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的基本保障要随着经济发展“水涨船高”。实施“温暖工程”,就是要将供暖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把“暖”字写细写实。

责任编辑:崔致瑄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