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空中外卖“闪送”到手,“空中的士”载客上下班,水果蔬菜“从天而降”,无人机拉着游客在空中“兜风”……这些场景,似乎只在小说和电影中出现过。今天,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会变为现实,走进我们的生活。是什么让这些变为现实?离不开一个热词:低空经济。什么是低空经济?就是在1000米空域以内,以航空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新兴赛道,低空经济在内蒙古发展得如何?有着怎样的优势?01千米高空之内,向天空要GDP刚刚挤出的驼奶,搭载复合翼运输无人机运往乳业基地,2个小时完成从牧户到加工厂再到成品的全部流程;车辆出现故障,几分钟后载有车辆维修配件及救援物资的无人机顺利抵达,实现精准投放、快速救援;……这是11月初举办的“低空之韵·梦幻飞驰”阿拉善盟低空经济及车辆测试活动上发生的真实一幕。这一幕,只是阿拉善发展低空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阿拉善立足广袤的地域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净空优势,着力探索拓展多元化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除了阿拉善,内蒙古各地也都“动”起来了,千米以下天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在呼和浩特,自治区首个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开辟了首府发展低空经济进出口仓储物流业务新赛道;在鄂尔多斯,大型无人机货运环线试飞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了无人机物流和“低空+智慧物流”领域新纪元;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开展7000米高空跳伞运动、滑翔伞等体验项目,为高空跳伞考证人员和体验者提供新服务;……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飞行半径”持续延伸,在内蒙古,低空经济正在赋能千行百业,不断催生新业态。
02
角逐“天空之城”,内蒙古凭什么当下,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蓬勃兴起。然而,推动低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却有着苛刻的条件。内蒙古低空经济起势成势,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从地理空间上看,内蒙古地域辽阔,气候条件相对稳定,拥有优越的净空环境,低空产业的“飞行跑道”宽阔。从政策支持上看,《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相继印发,低空产业的“生存土壤”肥沃。从应用场景上看,内蒙古“低空+”应用领域广阔,无人机在防沙治沙、农林作业、交通物流、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巨大,低空产业的“活力引擎”强劲。从技术创新和人才吸引上看,内蒙古实施科技“突围”工程、“英才兴蒙”工程,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技术,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低空产业的“智慧核心”坚挺。……发挥比较优势,创新独特“打法”,在内蒙古,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已经铺就。
03
瞄准黄金赛道,产业未来可期低空经济未来的路怎么走?《内蒙古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给出了答案。比如,为了让农牧业更“智慧”更高效,在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农业主产区推广植保无人机规范化应用和高质量作业示范经验,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和其他盟市牧业旗县推广无人机放牧。比如,为了让人们出门上班可以“打飞的”,内蒙古将培育商务出行、空中摆渡、私人包机等载人空中交通新业态,满足灵活多元的出行需求。比如,为了让外卖、快递能够“飞”到家,在呼包鄂地区先行开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物流配送试点验证和推广示范,建设无人机配送网络,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比如,为了让公共服务变得更安全更便捷,开展电力巡线、航拍测绘、生态监测等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育等服务项目以及定制化服务和产品。……乘政策之风,蓄腾飞之势,内蒙古发展低空经济的空间更加广阔、活力更加澎湃。远方不远,未来已来。内蒙古低空经济“振翅高飞”,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