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识见评论

守护“出手”的勇气

2025年07月17日 11:34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01
  
  近日,湖南衡阳街头,一名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一名男子(盘先生)为其实施心肺复苏。事后,盘先生却被指有“袭胸”嫌疑,事件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场10分钟的生死营救,本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却被少数人用低俗视角曲解。这也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救命的双手被恶意审视,受伤的不仅是救人者,更是整个社会的善意根基。
  
  02
  
  挺身而出的善举,容不得恶意揣度。
  
  盘先生事后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双手始终按在胸骨规范位置按压,全程有医护人员在场监督。稍有常识便知,心肺复苏时施救者的注意力全在“如何让心脏重新跳动”上,每一秒的按压都关乎生死,哪有闲心考虑其他?那些断章取义的人,不过是用肮脏的心思解构崇高的善举。正如盘先生所说“问心无愧”,这份坦荡足以让所有恶意揣测自惭形秽。  
  
图片来源:新华社
  
  03
  
  专业规范的操作,轮不到外行妄议。
  
  对成人实施心肺复苏,有着铁打的标准:双手交叠按在胸骨中下段,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要达5-6厘米。这些操作是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关键。盘先生的动作既符合专业规范,又经过现场医生默许。可偏偏有人无视“救命优先”的常识,主观臆断、妄加指责。在医学领域,判断操作对错的是专业标准,不是网络上的主观臆断。专业人士都没异议,外行的恶意解读,暴露的不过是自身的无知与狭隘。
  
  04
  
  生命至上的底线,绝不能被触碰。
  
  在生死时速的急救现场,每一秒都关乎生命的延续,任何犹豫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盘先生坦言,面对恶评“内心不好受”,在被问及未来是否还会救人时,坚定地表示“依然会义不容辞”,这份坚守让人动容。守护救人者的坚守与坦荡,就是守护每个人未来可能需要的援手。
  
  05
  
  盘先生的选择,只因“生命为大”——在生命面前,个人的得失、外界的评价都应退居其次。
  
  盘先生的遭遇,警示我们:不能让行善者独自承受委屈。当有人为生命挺身而出时,社会应当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用专业知识澄清误解,用理性声音驳斥偏见,用温暖态度给予支持。为伸出援手的人,伸张正义。唯有如此,才能守护住那份“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勇气,让善意在社会中生生不息。
  
  社会对待见义勇为的态度,见证着文明的温度。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