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识见评论

“烧烤研究院”,是噱头还是务实?

2025年07月24日 15:49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据报道,7月18日,岳阳开放大学与岳阳市烧烤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首个“岳阳烧烤研究院”和“岳阳烧烤产业学院”。

 

  事件迅速引发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网友褒贬不一。

 

  有网友表示,以后师傅越来越专业,吃烧烤就不怕踩坑了。也有网友质疑,依赖实践经验积累的手艺,是否真的需要“学院派”系统培养?

 

  “烧烤研究院”是在制造噱头、浪费教育资源,还是真的在做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这个“烧烤研究院”的招生门槛,直接面向初中毕业学生、社会从业人员。

 

  在学历配置上,给的是职业中专,计划在三年内,培养出1000名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岳阳烧烤新匠人”。

 

  在课程设置上,有《岳阳烧烤工艺学》这样的实操课,也有《岳阳烧烤经营管理》这样的理论课,教你如何运营、如何打造品牌、如何计算成本。

 

  在师资力量上,有大学教授,也有烧烤协会里身经百战的烧烤大师傅、知名餐饮品牌的老板。

 

  有人可能会问,烧烤,这门弥漫人间烟火气的古老技艺,值得倾注专业精神吗?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工种中,就有“烧烤料理师”这一职业。

 

  这也意味着相关从业者不再是“野路子”,而可以“持证上岗”。

 

  也有人问,为什么是岳阳在做这件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岳阳烧烤在当地,已经形成一个带动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年产值突破20亿元的庞大产业。

 

  央视CCTV4《走遍中国》特别节目《百城头牌菜》对岳阳烧烤进行过报道。在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中,也对岳阳烧烤中的“烤牛油”有过相关介绍。

 

  岳阳烧烤,拥有烤牛油、烤虾仁等300多个细分品类,孵化出“定三毛”“纸厂”等50多家知名品牌。

 

  一个如此体量的产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对行业标准化的需求,也就在情理之中。

 

 

  烤牛油。图片来源:岳阳市烧烤协会

 

  02

 

  湖南岳阳成立“烧烤研究院”“烧烤产业学院”,是噱头还是务实,等待实践去检验。但至少,这场教育创新的背后,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启示一:烧烤产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

 

  任何一个产业,当它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会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

 

  以烧烤产业为例,其产业链并非只有“烤”这一个环节,从上游的食材供应链优化,到中游的品牌营销创新,再到下游的消费场景拓展,每个环节都蕴含着专业升级的空间。

 

  根据《烤串品类发展报告2025》,全国烤串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1660亿元,消费人口同比增长13.8%,门店数量增长8.6%。

 

  如此庞大的产值,数以百万人的就业,靠老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

 

  据岳阳市文旅局数据显示,2024年烧烤产业带动文旅消费达87亿元,但繁荣背后暗藏隐忧:68%的商户仍沿用“盐少许、火候看手感”的经验主义操作;超半数个体经营户缺乏现代餐饮管理知识。

 

  事实上,从重庆火锅学院的标准化研究,到扬州炒饭研究院的口味图谱绘制,地方美食的产业化早已越过“纯靠手艺”的阶段。

 

  对烧烤产业来讲,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图片来源:岳阳日报

 

  启示二:“烧烤料理师”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以前大人总爱说,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去路边摊上烤串。

 

  长久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隐形的职业歧视,烧烤从业人员处在歧视链的底端。

 

  有一个高校的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说,我们要培养出来的是可以掌握热力学、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新匠人。

 

  一个“匠”字,意味深长。

 

  它要求从业者要懂得火候的微妙变化,和调味料的君臣佐使,这便是烧烤的“工艺学”;还要懂得经营和管理,这便是烧烤的“经营学”。

 

  当一个人,能将烤串这件事,从选材、穿串、腌制、调味、火候、出餐到品牌、文化、管理,全部融会贯通,他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烤串师傅,而是一位国家认证的“烧烤料理师”,一位真正的匠人。

 

  当学烧烤也能取得学历和从业资质,毕业后也能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无疑会为那些在传统学业上不占优势的孩子,打开一扇全新的窗。

 

  它大声地告诉所有人:凭本事吃饭,靠手艺立身,“烧烤料理师”同样可以拥有可观的收入和明确的职业路径,拥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和广阔的上升空间。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微信公众号

 

  启示三:烧烤行业同样有资格纳入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实用人才、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宏所言,“岳阳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伺服电机’。”

 

  当有一些人说这是在浪费教育资源的时候,岳阳市政府的文件早就写得清清楚楚,职校专业和地方产业必须相对应。

 

  湖南岳阳这个产教融合平台,正在用职业教育的新配方,调制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灵魂蘸料”。

 

  在这里,教育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它没有把街头技艺塞进象牙塔,而是让教育主动俯身烟火巷陌。

 

 

  图片来源:新华社

 

  03

 

  当有的高校还在为传统学科排名争得面红耳赤时,岳阳已然开辟全新赛道——把市井炉火燃成学术圣焰,让升腾的油烟成为知识殿堂最接地气的注脚。

 

  从制定行业标准到开发专业教材,再到融入人社部“烧烤料理师”新职业体系,这种职教探索,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也赋予烧烤匠人乃至更多工匠应有的尊严与成长空间。

 

  这是新时代给予普通人最了不起的认同和肯定。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