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识见评论

“办好自己的事”

2025年11月04日 09:4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01

  今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一个主题十分突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全会以长远的战略擘画,坚定了我们“天塌不下来”的发展自信;又以务实的部署安排,规划了我们“办好自己的事”的路线图。

  回顾今年4月,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试图以贸易霸凌手段遏制中国发展时,人民日报用一句“天塌不下来”回应。

  这两句话,一句是“天塌不下来”,一句是“办好自己的事”,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精神状态和理性思维。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图片由AI生成。

  02

  “天塌不下来”,是我们对自身发展道路的坚定自信。

  一直以来,西方一些预言家“唱衰中国”的言论不绝于耳。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有学者曾抛出“谁来养活中国”之问。他预测,未来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面积减少,中国将面临严重的粮食供需问题。

  但现实给出最有力的回应:今天的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稳稳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

  21世纪初,“中国崩溃论”粉墨登场。西方舆论借中国加入WTO之机,断言“脆弱”的中国经济将被外国资本与产业冲垮。

  但中国再次“手撕”剧本: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从螺丝钉到航空母舰,从芯片到空间站,我们都能自己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美国有学者又开始炮制“中国相对实力已经见顶”等论调。

  但这个论调很快又被现实“打脸”:过去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中国人从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只走好自己的奋斗之路。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但不管怎么样,“天塌不下来”。 

  因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制度、市场、产业体系、人才资源等优势更加彰显。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中国经济如大海一般波澜壮阔,小风小浪、风雨兼程是常态,大风大浪也时而有之。但每每在克服危机之后,总能焕发出更蓬勃的活力。

  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坚信“天塌不下来”,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压舱石”与“定心丸”。

  蝲蝲蛄叫得越凶,越要把自家的庄稼侍弄好。

  03

  “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制胜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办好自己的事”,是发展经验的总结。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

  过去70多年,从“一五”到“十四五”,无论时代风浪如何变幻,中国坚持走好一个又一个五年,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办好自己的事”,源自审时度势的定力。

  从外部看,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越多,我们越是要挺直脊梁,越是要坚持自信自立。比如,在2018年,有媒体曾列举我国35项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如今已有超过90%被攻克。“卡脖子”之痛虽带来巨大压力,却也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倒逼我们各个行业产业升级,协同攻关啃下硬骨头。

  从内部看,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就蕴藏于14亿多人民对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蕴藏于中华民族的韧性和定力之中,蕴藏于具备超大规模市场需求等诸多优势之中。

  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

  “办好自己的事”,彰显锲而不舍的笃行。

  未来五年,我们将怎样建设中国?

  此次全会作出12项重要部署,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既展现了宏观政策的延续性,也体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主动性。

  许多任务都是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的,绝非一蹴而就的短期工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唯有每一步都踩实脚印,每一个领域都持续深耕,顶住风浪、攥紧目标,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04

  “天塌不下来”与“好自己的事”,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中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完整方略。

  前者是“稳”的基石,赋予我们从容不迫的心态;后者是“进”的动力,要求我们奋发有为地行动。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保持“天塌不下来”的战略定力,聚焦“办好自己的事”的不变初心,就一定能够穿越任何惊涛骇浪,在波诡云谲的时代洪流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