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下,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实践杂志社联合主办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云传播研讨会,并重磅推出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理论宣传品牌专栏——“实践有力量”。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求是杂志社、北京大学、内蒙古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以及实践杂志社相关专家学者在线上线下共话理论云传播,围绕如何运用互联网平台做好理论云传播,提升网络理论传播质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行了深度解读、研讨交流,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即日起,“实践有力量”栏目特辑选嘉宾发言刊发,以飨读者。
用好互联网平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文|李树林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理论宣传普及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媒体时代,媒介变革彻底改变了传播生态,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常态,手机应用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形态、渠道、方式理应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探索如何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结合运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立足优质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系统性创新,既是现实所需,也是长远之举。基于当前互联网发展新形势,运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走深走实,需要抓好以下方面。
一要坚持政治性、原则性,着力增强党在互联网领域的政治领导力。高举旗帜才能更好引领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应当成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工作的首要原则。最根本的就是各级各类传播渠道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立场坚定地抓住党的创新理论云传播工作重点重心,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姓党、爱党、护党、兴党、强党作为不变初心和忠诚信仰,把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原则贯彻到网络平台传播的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到理论宣传、舆论引导的各领域各环节。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作为第一职责和贯穿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
二要坚持真理性、科学性,时刻稳固互联网传播思想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这是坚守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本质要求。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对党的思想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学理阐释,既要讲出“本然”,又要讲出“所以然”,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决不允许网络传播消解意志,涣散民心。在全民媒体众声喧嚣的时代锚定思想“坐标系”、把准宣传“主基调”、拧紧舆论“安全阀”。
三要坚持精准性、针对性,量体裁衣做好分众化传播新样态。实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大众化,就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多做“滴灌式”“靶向式”个性化传播。要深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创新分众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根据不同受众特点,因人而异、量身定制,形成分众化传播“组合拳”。在宣传方式上灵活多样,用既“高得上去”,又“下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将理论语言转化成新时代的话,使理论内容既让专业人士不觉得浅薄,又让普通民众耳熟能详、喜闻乐道,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传的开。党的创新理论的表达方式越多元化、接地气,也就越能深入人心。
四要坚持创新性、生动性,紧跟时代创新理论传播新语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地构建新的传播话语体系。要善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顺应网络媒体趋势,突出理论内容的时代感、通俗感、代入感,积极适应网民的接受习惯推陈出新。通过内容优化、平台更新,紧贴群众网络使用喜好,有效整合媒介资源,实现理论内容从静态到动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交流,让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更加有温度、有色彩。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互动机制,让受众既能进行理论思想的深思考,又有理论传播的参与感,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强大合力。(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