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心无百姓莫为“官”

2021年01月18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2004年1月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心无百姓莫为“官”》

 

【出处】

 

  这是一句民间俗语。

 

【启悟】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为官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搞政绩,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切实让人民满意、让人民放心。

 

  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更像一根红线贯穿我们党近百年的历史,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就强调,“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四有”书记谷文昌,到“樵夫”廖俊波、“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无数共产党人将“心无百姓莫为官”的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融入共产党员血脉。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领全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心中百姓有多重,为官才有多重分量;心中责任有多少,在位才有多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

责任编辑: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