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2022年01月04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出自刘安(西汉)《淮南子·说山训》。
  
  【原文】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释义】
  
  积水成渊,鱼才会聚拢;树茂林密,鸟就会聚集。
  
  【启悟】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环境与人才犹如鱼和水、鸟和木,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    
  
  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信任是对人才最好的激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放开手脚、按照科学创新的内在规律和各自领域的特点开展工作、尽情施展才华,发挥引领作用。包容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清代诗人顾嗣协“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首诗来阐明以事择人、用人所长的道理。松绑是对人才最佳的关怀。我们要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中,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要将科研人员从“填表”“报销”等事务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将宝贵精力聚焦主业,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公平是对人才最深的嘉许。评价既是风向标,又是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继续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进院士制度改革等。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从人才任用、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评价等各个方面破立并举,以水积致鱼聚,以木茂致鸟集,打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蓬勃发展局面。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