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奥运三问

2022年02月08日丨 来源:实践杂志社

    

  

  【出处】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上刊登了第四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内容,同时向社会、向中国、向中华民族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启悟】


  2月4日晚,当五星红旗、五环旗在中国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奋进的中国与古老的奥林匹克再度携手前行,发出“一起向未来”的和音。回想1908年欧洲举办奥运会的消息传到中国,《天津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的时候,谁能料想,百年后不仅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惊艳了世界,冰雪绚丽的冬奥会也花落中国。

  

  这是奥运与国运的历史交响。奥运梦交汇中国梦。昔日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一场又一场盛会见证了一个欣欣向荣、开放自信的中国,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思所感:“这是百年变局的一个缩影。”从1952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升起,到1984年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从2008年百年奥运梦圆,到2022年北京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中国人民参与奥运、申办奥运、筹办奥运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赢得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深刻诠释。这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自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以来,从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到明确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从“冰丝带”“雪如意”的飞扬舞动,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提前实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冬奥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冬奥会“交给了放心的人”。这是美美与共的时代之约。五环旗下,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体育健儿汇聚同一个赛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民矢志同一个梦想。为人类创造一个寻求和平、友谊的载体,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光荣所在;为世界搭建一座对话、交流的桥梁,这是奥林匹克盛会的价值所向。当中国结与奥运五环交相辉映,当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和合共生,就有了世间美美与共的相遇。

  

  “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开放。”我们坚信,“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一起,将凝聚起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的磅礴力量,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