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点滴暖人心。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彰显人社工作为人民的价值追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政策为抓手,实打实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稳就业、保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健全“覆盖全市、层次分明、职责清晰、流程明确、运转通畅”的就业工作运行体系,坚持把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作为稳就业的基础和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关键来抓,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十三五”时期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3.2万人。不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依托“四位一体”云平台、“一网通办”平台和就业创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网上办、自助办服务,组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线下专项就业活动,实现了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人社部门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全市共有6家创业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扎兰屯焊工”劳务品牌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就业带动类劳务品牌”。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创业推进会暨春季招聘会呼伦贝尔市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来源: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兜住民生底线。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以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截至2021年底,共有143.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稳步提高并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险待遇,2021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36.84元,惠及36.69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133元提高至每月140元,惠及14.71万人;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人员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均有提高。社会保险费率多次进行降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立足人社部门职能职责,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持续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活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2021年呼伦贝尔技师学院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该院选送的选手获得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内蒙古选拔赛电工第一名。积极搭建人才服务交流平台,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断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力度,推动落实依规设立农牧民工工资保障应急周转金、在建工程项目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实名制管理及分账制管理等制度,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各项制度落实率总体达到自治区规定标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效运转。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成立了呼伦贝尔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与呼伦贝尔市非诉纠纷调处中心建立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联席会议制度。

2021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一周年暨“依法治欠·温情护薪”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来源: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群众生活增便利。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为民服务能力最直接的检验。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为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持久发力。“综合一窗”改革成效明显,“综合服务经办系统”成功在全区第一批上线,业务办结率和线下综柜占比均位于全区前列。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实现22个服务事项提速办,30余个事项简便办。在28个政务服务事项中推行告知承诺制。电子社保卡申领、失业登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1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全区人社系统窗口单位练兵比武活动中,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取得“三连冠”。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就业服务中心、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人社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