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叔,最近身体咋样?血压还高不?”近日,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中心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来到巴润别立镇孟根塔拉嘎查脱贫人员万发英家中,开展慢性病随访。一进门,医护人员就拿出血压计为万发英夫妇测量血压,并将测量情况详细记录在册。像这样的入户随访,巴润别立中心卫生院每季度都会开展一次。
今年57岁的万发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妻子马金花也长年患病,两个人都需要长期吃药。万发英说:“以前,我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八百多块钱,现在我每个月买这些药自己只花八十多,医生还给我们送到家里,每次来都给我们讲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把我们当亲人对待。健康扶贫政策,真是救了我们这些人的命。”
巴润别立镇地处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南40公里处,全镇总面积3295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的苏木镇。2003年成立的巴润别立中心卫生院,承担着辖区内近万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牧民在崭新的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诊室内看病。(来源:阿拉善日报社)
“十年前,我们卫生院只有一栋二层楼,上下加起来仅有600平方米,职工宿舍则是旧卫生院的平房简单改造后凑合用的,卫生院的设备除了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这‘老三样’外,还有心电图仪、黑白B超机和X光机。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巴润别立中心卫生院院长敖云达来说,经过十年的发展,卫生院的硬件和软件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增加了一栋业务楼,办公面积增加了700平方米,职工宿舍也焕然一新。现在,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蒙中医科、预防保健科、公共卫生科、体检中心等科室,拥有DR、彩超机、便携式B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巴润别立中心卫生院蒙中医科药剂师正在配药。(来源:阿拉善日报社)
医改前,阿拉善盟各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简陋破旧,保暖及防风沙性能差,工作人员冬季取暖只能靠煤炉。医疗设备紧缺、陈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三级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长期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在功能定位、设施设备、人员配备、药品管理等方面十分滞后。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拉善盟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思路,努力改善农村牧区医疗卫生网底基础条件。十年间,全盟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2013至2016年,总投资7400万元,实施37所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建设项目;采取“国定+流动”的服务模式,投资536万元,分类实施53所标准化嘎查卫生室建设项目;2012至2019年,累计投资2766余万元,购置17台120救护车、45台苏木镇卫生院流动服务车、170台多参数健康一体机、120个乡村医生随访携行背包和9600个“家庭健康小药箱”,偏远农牧民全配备实现全覆盖;利用国际贷款标准化装备建设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卫生院硬件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农牧民群众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得到保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保障机制的完善,原先“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也逐步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阿拉善盟基层农牧民就医也更便利、医疗服务更暖心。(作者单位:阿拉善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