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

锡林郭勒盟:以“四征”听民意 用实干暖民心

2025年09月22日 09:51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今年夏季以来,每到傍晚时分,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忽必烈广场的夜市上,各色餐车亮起暖黄灯光,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成为全旗最具烟火气的民生窗口。

 

  “这个夜市的成立,是我们居民共同的意愿。”烧烤小摊主小李告诉记者,看到广场边上人流量大,居民们也对夜市有需求的现状,几个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打了12345热线电话。

 

  没过几天,正蓝旗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倾听民意,集中在忽必烈广场打造早夜市管理区,让城区餐车、地摊、流动商贩统一到这里开摊营业。与此同时,城管、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多部门联动,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改善及治安巡逻防控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早夜市文明有序的经营秩序,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商户参与、群众受益的早夜间经济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升腾的烟火气,映照初心与实效。正蓝旗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通过多种渠道畅通民意反馈路径。累计安排60个部门单位轮值进驻12345热线工作站85次,收集并交办群众意见建议13条。

 

  在过去,群众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诉求,需经接线登记、部门流转等环节才能启动办理,流程较为烦琐、耗时较长。

 

  今年,锡林郭勒盟让12345热线“效能升级”——盟、旗两级民生部门的领导同志带着业务骨干直接进驻接线,他们了解政策、熟悉流程,面对群众诉求,既能当场精准解答,更能联动相关部门即时办理,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问得清、答得准、办得快”的服务温度。

 

  “在夜市摆摊,每晚收入达到好几百元,说到底还得感谢接地气的好政策。”小李感慨。

 

  今年,为切实回应群众关切,锡林郭勒盟聚焦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创新推出“热线征、码上征、恳谈征、精准征”的“四征”工作法,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已累计为群众解决水、电、路、讯、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1812个,让民生“需求清单”真正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

 

  在“热线征”方面,锡林郭勒盟把“被动等诉求”转变为“主动解难题”,全盟787个部门单位已分1148批次入驻热线平台,累计征集意见建议304条。同时,进一步拓展热线功能,各地设立“两代表一委员”专席,代表委员主动担当群众难题的“协调员”和基层治理的“参谋员”,通过热线通道直面诉求、积极履职,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锡林郭勒盟各地积极运用电子调查问卷,依托盟、旗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大屏及经办服务窗口,通过醒目位置公示问卷二维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对合理化建议第一时间梳理并纳入整改清单,确保群众关切“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全盟已有319名办事群众通过“码上征”参与问卷调查。针对“码上征”反映的问题,各地建立响应机制,按照“收集—交办—办结—反馈”的闭环管理流程,及时回应、高效解决群众诉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与效能。

 

  锡林郭勒盟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恳谈征”方式下基层、访民生、解难题,全面启动新一轮“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宣传宣讲,改变以往单向灌输的方式,以恳谈形式和群众坐到一起,面对面把惠民政策讲透彻,静下心听群众心里话、真意见,实打实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该盟各级领导干部走访入户18.4万户,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暖到了心坎上。

 

  锡林郭勒盟始终秉持“干群面对面、党群心贴心”理念,聚焦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创新推出“量身定制”式服务举措,通过精准发力,系统征集基层群众、市场主体等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通过“精准征”,累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170条,已推动解决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888个,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拉近了干群距离,筑牢了党群连心桥。

 

  从“热线专席”倾听民声,到“码上问卷”直达民意,从“恳谈交流”传递温暖,到“精准施策”破解难题,锡林郭勒盟以“四征”方式为抓手,持续转作风、优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