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赤峰市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阿里木图嘎查牧民胡格吉乐家,羊圈里“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300多只昭乌达杂交羊正在吃着草料。
“我家的羊都是通过舍饲方式养殖,相比于放牧,这种养殖方式可以准确地掌握羊繁育的时间,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同时,在疫苗接种、饲喂管理上也更加规范,提高了羊的品质,还能避免对天然草场造成破坏。”胡格吉乐说,2024年,他家的羊因品相好、肉质口感佳,每只多盈利300元。
胡格吉乐家舍饲养殖取得的显著成果,正是赤峰市大力推动科学舍饲养殖,助力全市农畜产业腾飞的生动缩影。
赤峰市是自治区重要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据行业调度显示,全区近1/5牲畜总存栏、1/3生猪存栏、1/2禽存栏和1/3肉类综合生产能力、1/2禽蛋产量都来自赤峰。2024年,赤峰市牛、羊、猪、禽存栏量均位居自治区榜首。
近年来,赤峰市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稳固规模基础、突出技术特色、提升智慧成色、保持质优本色,积极培育畜牧业发展新动能。
科技赋能,节本增效。立足科学化、智慧化养畜,赤峰市农牧局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动养殖技术服务提质扩面。2024年,赤峰市发布多期“专家教你来养畜”视频,举办技术培训活动,邀请专家送技解困,累计培训300余人次,推广使用肉牛冻精120多万剂、优质种公羊3万只,良改率超95%。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力争“十五五”期末,规模化养殖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较2023年下降7%以上。
设施改造,智能提档。赤峰市印发《推动赤峰市设施畜牧业发展九条措施》,从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机械应用、技术创新、智能化管理等9大方面进行扶持。2024年,全市新增舍饲棚圈面积114.1万平方米,新增舍饲圈养牲畜90.5万头只,配套畜牧业设备约32万台套。建成30个肉羊智慧牧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数字化分析肉牛生产状况。目前,大数据平台录入206万头肉牛信息,覆盖养殖场户9.3万户,舍饲圈养数智化发展崭露头角。
建标提标,品质升级。2024年,赤峰市修订多项技术规范,通过地方标准审查,5项昭乌达牛育种技术标准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进一步提升舍饲圈养标准化水平。开展畜牧业“百园千场万户”示范提升行动,开展标准化生产建设,鼓励养殖场户按标生产、依标提质,着力打造一批养殖工艺先进、设施设备完善、管理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生产基地。2024年,全市打造示范园区33个、示范牧场333个、示范养殖户3333个,畜牧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保障有力,行稳致远。赤峰市以项目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2024年,全市建设人工饲草基地284万亩,产量突破770万吨。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牧户统一提供集中圈养、标准饲喂、粪污消纳等专业性服务,打造“一站式”养殖。强化疫病防控,建成“1+N”服务模式兽医社会化公司84家,筑牢动物免疫屏障。2024年,春秋两季共预防免疫畜禽10583.43万只羽,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
在科技赋能、设施升级、标准引领和强化保障的协同推动下,赤峰市将舍饲圈养打造成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向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奋勇迈进,续写新时代畜牧业发展的壮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