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信息来源:实践杂志社
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
足迹追溯
时间:2019年9月16日至18日
地点: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位于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场景回顾:信阳市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首先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习近平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三鞠躬,深情缅怀为革命胜利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儿女。习近平远眺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在纪念堂内,习近平听取革命烈士事迹介绍,高度评价他们的贡献。接着,习近平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了解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参观结束后,习近平来到博物馆内院,会见了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同大家一一握手问候。习近平动情地说,今天我特地来看望大家,向大家和所有苏区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绝不能忘记革命先烈,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党史故事
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从1921年到1949年,大别山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经历了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为推动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最终取得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专家解读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老区人民为了党和军队的革命事业,可以把粮食、衣物、房子甚至生命都贡献出来。在敌人严密封锁,连吃穿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老区军民苦熬、苦干、苦拼、苦斗。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回顾来时路,是为了走好脚下的路。战火硝烟早已远去,但老区精神永不过时。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让老区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