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

“在这里工作让我觉得很温暖” ——探访“十四冬”主媒体中心

2024年02月18日 15:0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十四冬”开幕在即,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场馆群的主媒体中心热闹非凡,处处看到各路媒体记者忙碌的身影。

  主媒体中心从2月12日起正式运行,2月28日关闭,是“十四冬”运行时间最长、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区之一。


  截至目前,已经有130余家媒体机构、约600名注册媒体记者在此工作。

  如果说,运动场馆是运动员的赛场,那媒体中心就是记者们的“主战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进主媒体中心的一层大厅,带有“十四冬”会徽的巨幅春联“激情在北疆绽放,梦想在冬运飞扬”就映入眼帘,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春节与“十四冬”相遇、红火的热情与冰雪的激情相互碰撞的奇妙氛围。


  一层主要是广播电视媒体的工作区域。据“十四冬”主媒体中心运营主管杨莹介绍,本届冬运会吸引了辽宁、山东、福建、海南等地11家持权转播机构设立演播室进行报道,在主媒体中心共有305名服务保障人员为媒体记者的工作保驾护航。


  “我们是在主媒体中心正式运营后入驻的第一批记者,这里设施布置的很人性化,像茶歇区的一些甜点都是很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在这里工作让我觉得很温暖。”福建电视台文体频道记者李博说。

  正在媒体区整理素材的中国新闻社记者国璇说:“这里服务很周到,在主媒体中心服务的志愿者都很专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一层大厅西侧的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与“十四冬”相关的徽章、玩偶、摆件、明信片等50多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为记者朋友们提供了不少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一层和二层走廊变身摄影长廊,“印象内蒙古”摄影展完美融入主媒体中心;大厅和走廊摆放的展柜里,既有体现呼伦贝尔民族融合发展悠久历史的文物,也有体现非遗传承的太阳花手工艺品、皮雕画作、桦树皮工艺品。在这里,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媒体记者朋友可以充分感受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




  位于二层的媒体公共服务区,包括4个专用工作间和1个公共工作间,公共服务区桌上的电脑可供记者灵活使用,全楼覆盖的无线网络保障了记者的传稿速度。

  媒体公共服务区最醒目的是实时直播“十四冬”赛况和数据的超大屏幕,让在这里工作的记者朋友可以随时了解最新消息。


  “在搭建演播室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主媒体中心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让我们的工作开展非常顺利,我们有信心把‘十四冬’的宣传报道工作做好。”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丁锐说。(实践全媒体记者石淞铭、郭慧文)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