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须统筹”。其中第一个是“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如人之两手、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对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市场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资源配置的高效机制。在一个理想的有效市场中,价格能够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引导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市场竞争机制激励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众多企业在市场上公平竞争,使适应能力强、能够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这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有为政府就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并非万能,市场经济天然具有不完备性,放任市场经济自由发展会出现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节。例如市场经济竞争往往是不完全的,由此出现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会使其他经营主体受损;经营主体的经济活动都具有外部性,负外部性对经济社会会造成不利影响;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不利于构建市场公平秩序等。政府要充分考虑市场的这些特性对市场公平和市场运行造成的影响,优化市场环境、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
要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跳出过去“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秩序怪圈,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要解决好缺位问题,充分发挥好市场规则“制定者”和市场秩序“监管者”的作用,不断拆除影响生产要素顺畅流动的政策“藩篱”和行政壁垒,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不为”是要解决好越位问题,“不为”不是当甩手掌柜,而是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搞地方主义和自我小循环,为企业提供无处不在、无事不扰的高质量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这正是有为政府的重要标志。有为政府还必须坚持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方方面面都依法作为,经济秩序才能形成。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二者有机统一不可替代。二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展所长、配合默契,必将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