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党委书记孙绍骋的又一篇讲话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首发媒体,《实践》杂志2025年第4期全文刊发了《孙绍骋在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文章刊发后,内蒙古各大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转发,并引发区内外各类媒体、平台和网友的广泛关注。
文章为何引起这么多的关注?仔细读来,深受启发。“识见”认为有以下原因。
01 通篇充满辩证思维
这篇文章,用很坦率、很直白、很真诚的语言,探讨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真经”转化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文章提到,2月18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对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学好理论、悟透方法,既有“看法”、又有“办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
文章聚焦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以实践检验为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四个问题,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充满辩证思维。
02 始终锁定内蒙古工作实际
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上讲到,近两年,自治区很多工作都十分注重统筹。
在整体布局上,我们把“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统筹在一起,并将这个总要求与“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六个行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奋斗目标与实际举措的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中,列出了关于统筹的9方面做法。
同时,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也明确写道“内蒙古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在坚持以实践检验为标准上也客观说明了“目前看,全区上下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重过程不重结果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肯定内蒙古的成绩,也直面内蒙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更好地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03 紧紧关注基层干部心声
“现在各级的任务都很重,基层更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
“要给基层‘说不’的权力,任务部署后确实难以完成的,允许下面如实报告说明情况,重新再作安排。”
“有的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就是查资料、看记录、翻台账、找领导批示,逼得基层被动留痕。”
文章多次提及基层,有的真实反映基层面临的重压,有的描述基层工作者的困惑,有的赋予基层说真话的权力,有的给基层干部想办法、找路子,给干部做好基层工作注入了信心、增添了底气。
04 聚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电线杆上的小广告,发现了撕下来就行,没必要非得拍照上传到网格系统,安排保洁员专门来处理。口头汇报能说清的,不用费时费力制作PPT、小视频。”这是媒体引用最多的例子,也暴露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和症结。
文章中提到,“光说不练假把式”“形式主义的‘剧本’是为官僚主义‘构思创作’的,形式主义者做戏是为了讨官僚主义者喜欢”。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文章中的很多话语也在提醒我们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久久为功,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05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文章落脚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到要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品格和党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民造福上。
如何做?首要一条,是把老百姓的事办好,把准诉求、帮到点上、不放空炮。
做到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要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服好务,“就像医生对病人、城管对商贩、物业对住户,有审批权限的单位和个人要为找你审批的对象服好务”,无论哪个部门“做到相互成就不相互掣肘、相互配合不相互对冲、相互负责不相互‘甩锅’”。
06 给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
首先在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上:
针对统筹好任务,对性质相近的工作,要学会“合并同类项”;对关联性强的工作,要善于“扯起蔓子摘瓜”,防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环环相扣的工作,把每个环节都琢磨清楚、安排明白、“并联”推进……
针对统筹好力量,组织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都要“握指成拳”,统筹摆布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
针对统筹好时序,像发展农牧业,紧要的是盯着“地、水、种和粮、肉、奶”打好底,在此基础上再向高端延伸,不能“脱离地基盖高楼”……
文章中还提到了“效费比”,也给出了破解做事“效费比”不高问题的办法,比如,下任务不能脱离实际,“有多少汤泡多少馍”;提要求不能大水漫灌;抓落实不能层层加码,时限上不要层层提前,标准上不要逐级拔高,尤其是不能自行规定一系列附加要求,把“尽快”变成“立即”,把“鼓励”变成“务必”;推工作不能化简为繁,能“直达”的就不要“中转”,土办法管用就不要贪大求洋,千万不要“顶着石臼做戏”……
李瑞环同志在《看法与说法》中写道:“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
面对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广大党员干部需要通过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在统筹兼顾中协同发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避免形式主义,在实践检验中注重实效,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效能,在理论中探索,在实践中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