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读刊

扎实做好内蒙古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年08月27日 16:35 来源:《实践》2025/09 作者:吕威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6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自治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立足自治区战略定位,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科技金融、养老金融、绿色金融等5个专项领域实施方案。目前,自治区已构建金融“五篇大文章”“1个总体方案+5个专项领域实施方案”政策体系,各项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通过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协同联动,为政策落地提供多维度支撑。

 

  厚植创新沃土,打造科技金融“新引擎”。结合实施自治区“科技兴蒙”战略和科技“突围”工程,全力支持稀土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发展,以科技金融赋能自治区产业创新突破。建立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多维度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情况开展评估,激发金融机构服务科技金融领域的积极性。截至6月末,全区科技贷款余额7610.1亿元,同比增长16.2%。做实做细融资对接、政策宣导、金融产品推介等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区14家金融机构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34.7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26个,获得再贷款资金20.8亿元。全区金融机构推出“稀土通”“小微稀土贷”“创新积分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有效提升科技创新相关企业和项目融资可得性、适配性。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工作,全面摸排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债需求,建立发债主体项目储备库,指导承销商加快业务进度,助力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有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域聚集。7月15日,内蒙古首单40亿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成功落地。

 

  践行低碳发展,绘就绿色金融“新画卷”。将绿色金融作为支持“三北”工程攻坚战、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抓手,依托新能源、绿色制造、生态治理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助力自治区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传统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内蒙古绿色发展行动,引导金融机构聚焦自治区节能降碳、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容支持工具机构范围,辖区内5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入围。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实施以来,全区共有20家金融机构累计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594.3亿元,撬动发放碳减排贷款990.5亿元,带动碳减排量3597.5万吨。截至6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5594亿元,较年初增加387.4亿元。落实自治区节水行动,深入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程,大力支持节水服务产业,推动节水融资从“政策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型,为水资源集约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全区各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节水贷”“水权贷”35.9亿元。

 

  深耕普惠金融,书写金融惠民“新答卷”。全面落实自治区开展“助企行动”部署,联合有关部门召开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政银企对接会,聚焦民营小微企业、乡村振兴、就业民生等领域,督促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助力民营经济发展25条举措,大力引导金融机构构建商业可持续、成本可负担的业务模式,提升普惠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推动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提升普惠重点群体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2025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141.4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围绕自治区“粮”“肉”“奶”“草”等重点领域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林业等重点任务,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差异化信贷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积极满足涉农主体合理融资需求。截至6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9505.1亿元,较年初增加282亿元。推动落实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持续加强创业就业信贷支持,落实好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截至6月末,全区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7.7亿元。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内蒙古自治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进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显效,全区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运用贷款工具开展股票回购增持业务,有效强化市值管理,助力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截至目前,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10.5亿元。

 

  聚焦银发经济,构建养老金融“新格局”。从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养老服务业信贷管理机制等9个方面着手,推进自治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指导金融机构加快构建养老金融专业体系,创新养老项目专项金融产品,加大养老产业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养老产业全链条金融赋能。辖区内金融机构推出“惠如愿·养老贷”等特色产品,制定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特色授信服务方案,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全区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4.2%。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把握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机遇,持续扩大消费与养老产业信贷投放,满足银发经济产业融资需求。政策出台以来,辖区内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服务消费与养老贷款13.3亿元。聚焦老年群体支付需求,持续推动支付适老化。指导银行机构优化提升网点适老服务能力,设置“爱心窗口”、绿色通道,满足老年人办理纸质存折、存单、现金等业务需求,配备轮椅、老花镜、应急医药箱等老年辅助设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远程视频等服务,2024年以来,全区银行机构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5.53万次。

 

  发展数字金融,融入数字经济“新生态”。牵头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指导金融机构运用数字技术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涉农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目前,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推出“节水贷”“畜牧帮”“钢融通”等金融服务平台,以及“保理E融”“票据E融”“E账通”等多款数字金融产品,为实体企业提供结算、融资、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全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89.4亿元,同比增长52.1%。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加大对云计算、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7%。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