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发展作出战略擘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需要全区上下紧密结合内蒙古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情,大讲学习、深入调研、真抓实干、勤政廉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落实全会部署、推进内蒙古各项建设,必须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奔着问题解决难题,作为谋事之道、成事之基,在察实情、听民声、解难题中凝聚发展动能。
要深入实际,把准脉搏。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正确的决策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产物,也不是书面报告里的抽象描述,而是源于对群众期盼的真切感知。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扑下身子走基层,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调研的切入点,让决策更贴合实际。
要直击问题,破解难题。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倘若搞“走过场”“盆景式”调研,必然陷入形式主义误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表明,任何重大政策出台无不以扎实调研为根基,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到教育科技体制改革,每一项举措都源于对矛盾问题的系统梳理。要带着问题去调研,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一系列重点领域,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把对策提实。
要注重转化,成果落地。“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如果只调研却不落实,再好的发现也只是“纸上谈兵”。要建立“调研—决策—落实—反馈”闭环机制,将调研中收集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政策措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提炼为工作方法,让调研成效体现在发展质量的提升上、群众满意度的提高上。
要常态长效,作风扎实。调查研究不是一阵风,而应成为干部的工作常态和行动自觉。我们党始终依靠持续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历史主动。面对“十五五”新征程的任务要求,更要把调研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既用好“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等传统方法,也善用大数据等新手段,避免“一刀切”“走过场”。要以调研锤炼求真务实的作风,让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脚底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上下要以深察实情抓调研的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基层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来,把发展的堵点难点破解掉,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