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7期
P. 48
SJDDJYB 人物风采
匠心指引航天路
——记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红岗公司特级技师洪海涛
文 | 梁蒙蒙
再硬的材料,打磨成 0.01 毫米
的薄壁都会软化变形,怎样才能实现
软工硬做?洪海涛从鸡蛋中找到了
灵感。他发现,在蛋壳和蛋清之间的
那层薄膜,与点火孔的打磨空间极其
相似,于是他想到通过练习“车削生
鸡蛋”来磨练技术。在单位的一次
全厂职工技能大赛中,洪海涛现场表
演绝技:只见他拿起鸡蛋轻轻装卡
在三爪上,抬起手柄启动车床,左右
手轮番进刀,蛋壳被轻松切掉,蛋白
外包裹的薄膜却丝毫未损,蛋清一滴
未漏,整个过程堪称完美。
在接受央视栏目组的采访时,洪
海涛曾说:“达到人与车床合一,才能
把活儿干到最好,车床已经成为了我
身体的一部分。”一台车床,一把车
刀,一双巧手,一颗匠心,成就了洪海
2015 年,洪海涛成为中央电视 点火的‘把关人’”。导弹发射点火的 涛的大国工匠之路。
台推出的“大国工匠·为国铸剑”栏 那一瞬间,迸发出的能量有数百吨,
目的主人公。当年,该栏目仅在全国 而控制这巨大能量的“总开关”,就是 实干创新的“主刀手”
选取 9 位工人进行报道,洪海涛作为 只有拳头大小的点火器。洪海涛要
千千万万优秀航天人的代表,幸运地 打磨的就是点火器上的小孔——点 “车削生鸡蛋”,只是洪海涛技艺
成为其中之一。 火孔。点火孔小得只能容下一粒黄 精湛、善于创新的一个缩影。洪海涛
洪海涛是中国航天科工六院特 豆,里边的贴合度必须达到 95% 以 说:“创新是航天科技发展的灵魂,作
级技师,至今已在航天战线上奋斗了 上才能保证正常点火。要实现 95% 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就是要立足本
24 个春秋,他爱岗敬业、勤奋学习、 以上的贴合度,就要把点火孔表面高 职岗位,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瓶颈问
善于动脑、勇于钻研,在车工这个平 低差控制在 0.01 毫米内,否则点火 题。”其实,除了打磨点火孔,他承担
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器就不能正常作业,该点火时点不 的加工任务还有很多,在生产加工中
着,不该点火时可能会因静电摩擦自 遇到过的难题更是不胜枚举。
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 动点火。而要达到这样的加工精度, 洪海涛加工的某型号产品,由于
对操作者的要求近乎苛刻,需要人的 结构特殊,在车削时会产生椭圆、变
央视节目的播出,让许多人都记 眼力和手感达到 100% 和机器测量 弧、波纹等不规则变形,他凭借自己
住了洪海涛的一个称号——“导弹 吻合。 多年的机械加工经验,经过认真分析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