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实践党教版11期.indd
P. 24
SJDDJYB 特别策划
宿舍二楼,每次都是头顶豆大的
汗珠下楼吃饭。看到他疼痛难忍,
辛海龙找来了一根铁锹把给他当
拐杖,王晓东就带着这根铁锹把
踏上了下乡的路。
正镶白旗是典型的草原区,
漫山遍野的沙蒿引发了王晓东的
过敏性鼻炎,可他不顾流鼻涕、打
喷嚏、五官发痒,坚持下乡入户。
在宝日陶拉盖嘎查蹲点调研的三
天两夜,一到晚上,王晓东不能开
窗,担心鼻炎加重,也怕草盛蚊子
多,打扰别人休息。就这样,在闷
热的小屋,他戴着口罩度过了两
个难熬的夜晚。
鼻炎发作的王晓东(左二)戴着口罩与队员研究工作
南定夫回忆说:“每遇雨雪天
青贮玉米没有销路,王晓东怕毁 了,但王晓东仍然保持着爱读书、 气,晓东都会在有 400 多名扶贫
在地里,就四处托熟人联系买家。 爱学习的习惯。他每天早起的第 干部的微信群里提醒大家哪里路
听闻王晓东去世,郝秀文痛哭失 一件事,就是拿着手机在“学习 滑、减速慢行。说注意安全并不
声:“听到消息后,我不敢相信,连 强国”APP 上听新闻、看时事、学 是客套话,我们每天开车里程高
打了好几个电话确认,那么爱笑、 政策。他打心里把自己当成当地 达几百里,必须注意行车安全,可
热心肠的一个好人,我还没来得 人,为了方便和蒙古族群众交流,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最令人担
及感谢他!” 每天都要利用行车时的空闲时间 心的事儿还是发生了……”
王晓东的日记本里清楚地记 跟盟督导组的南定夫学习蒙古 王晓东牺牲后,遭受打击最
录了群众的难事、烦心事。他在 语。 大的无疑是他的家人。他的家人
一次走访中得知,赛汗淖尔嘎查 王晓东的一言一行影响了身 现在生活在北京,只等他退休团
牧民钢迪嘎家的风光互补发电设 边的每一个人,奥奇说:“王队长 聚了。“晓东,我们说好的啊,你
备老化,经常停电。不只是钢迪 特别有党性、坚持原则。来正镶 咋就不回来呢?”得知他牺牲,妻
嘎家,嘎查共有 3 户贫困户存在 白旗工作的第一天,他就把组织 子悲痛地说道。
通电问题。了解情况后,王晓东 关系转到了旗委组织部,还交了 20 岁刚出头,王晓东的父亲
迅速发函督促事情解决。说到这 党费。按照规定,工作总队的人 就离世了,从那一天起,他作为长
件事,如今已转任伊和淖日苏木 员食宿由当地负责,可他还是交 子帮助寡母扛起整个家,承担起
副苏木长的奥奇面带悲伤:“前几 了伙食费。磨漏底儿的黑色鞋 养家、照顾弟妹的责任。结婚以
天我到钢迪嘎家看过,工程队已 子、马上就要断的老式腰带、迷彩 后,他又面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经开始安装设备,很快可以重新 背心、军大衣、洗得发白变长的 T 他比谁都需要家的温暖,但他更
通电了。王叔,你没完成的心愿, 恤衫,是他的‘标配’。王队长身 明白责任和担当的意义,军人出
我来帮你完成!” 上具备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 身的他将对家庭的渴望埋藏在心
为我们年轻党员树立了榜样。” 底。儿子王轶博说:“我父亲虽然
“他为我们年轻党员树立了 辛海龙清楚地记得,王晓东 常年奔波在外,能为家里做的事
榜样” 刚来不久多年的痛风就犯了,上 十分有限,但从未忽略过对家人
下楼都成了难题。为了不麻烦别 的关心照顾。在我母亲眼里,他
虽然还有 不 到3年 就退休 人,他婉拒别人帮忙把饭菜送到 是一个好丈夫。”■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