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实践党教版11期.indd
P. 48
SJDDJYB 党员大视野
互联网发展治理的中国经验
自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起,建设什么样的互联网、
如何建设互联网就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重大课 党 员
题。《光明日报》刊登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敏锐抓住信
息化发展历史机遇,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各国经验,重
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伟大成就。
造福人民。中国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对内大力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对外扩大互联网关键资源,增强
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法治起着根本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着
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
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
意见》, 体现了中央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
化的坚强决心和有力措施。
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
自治,是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式。意见提出,“增强
动新发展,移动支付规模居全球第一。
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
依法治网。中国加快互联网领域立法,出台网络
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1998 年,我国颁布了村
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网络空间法律体
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
系基本形成。通过加大网信执法力度,强化信息安全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
漏洞管理,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筑
的法律基础和法治保障,是乡村自治的法律依据。用好
牢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网络
这部法律,有利于保障乡村自治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依
暴恐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个人信息
法推进,有利于依法规范村级组织工作和政务工作。
特别是未成年人网络权利。强化网络内容建设,治理
德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目标和手段。意见提出,
违法和不良信息,构建网络空间良好生态。
“弘扬崇德向善、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培育
交流合作。中国坚持以“四项原则”“五点主张”
淳朴民风”。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为指引,不断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供技术合作、信
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的践行也离不开
息商品及公共产品,贡献中国方案。举办世界互联网
法律约束。推进乡村德治,既要引导村民尊法守法学法
大会,为网络空间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依托联合国相关
用法,也要通过典型案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
组织,深度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多边活动;积极进行中
护社会道德风尚,让法治为德治护航。
俄、中美、中欧以及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防止农村基层组织黑化是意见的突出亮点。意见
的网络交流合作;依托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开展同沿
提出,“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涉
线国家的网信事业合作。■
邪教等问题的人清理出村干部队伍”。一段时间以来,
一些地方村霸、恶霸、黑恶势力左右基层选举,借机混入
法治是乡村善治的根本保障 村“两委”,侵占村民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发了人民
群众的强烈不满。推进乡村治理必须依法打击黑恶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力,用法治清除乡村的“毒瘤”。■
城市转移,由此引发了各种乡村治理难题。党的十八大
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 培厚校园文化的土壤
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健全自
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乡村振兴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
重要内容。《法制日报》刊文指出,在乡村治理战略中, 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46
4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