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01_《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5期
P. 14

SJDDJYB 重要论述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
               阻,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                              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

               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                              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
               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                             厚支撑。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经济循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                             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

               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国家实力会增强,                             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
               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如果经济循                               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
               环过程中出现堵点、断点,循环就会受阻,在宏观上就                             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
               会表现为增长速度下降、失业增加、风险积累、国际收                             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

               支失衡等情况,在微观上就会表现为产能过剩、企业                              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效益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等问题。在我国发展现阶段,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
               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                              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并以此

               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                              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
               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因此,我                              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
               们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                              既要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
               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                             放,又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

               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                             放。要加强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主导作用,塑造
               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                              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重视以国际循
               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

                    我讲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                            量和配置水平。要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
               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                              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增
               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                              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我
               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                              国企业的利益已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大家要注重了

               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                               解国际事务,深入研究利益攸关国、贸易伙伴国、投资
               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                               对象国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趋利避害。
               主创新。因此,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第一条                                 总之,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重大举措就是科技创新,第二条就是突破产业瓶颈。                              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
               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                               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进入新发展
               加以认识,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                              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
               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                             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

               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                              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
               任制,适合部门和地方政府牵头的要牵好头,适合企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
               业牵头的政府要全力支持。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                               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

               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                             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
               代产业链的“链长”。                                           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1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