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01_《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5期
P. 2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5
支教团订阅号,每天坚持做支教日历,记录支教 支教归来的郭琪,潜心投入到攻读研究生的
的点点滴滴。她将孩子们的风采设计成特殊的 学习生活,在专注学术研究的同时,还担任了内
爱心日历和明信片,拍摄别出心裁的微视频《支 蒙古大学第一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负责学
教老师的一天》,向更多人分享支教的经验。她 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区团工委的学生组织工
还积极联动母校内蒙古大学和社会各界的力量, 作,积极筹办内蒙古大学第二十四次学生代表大
举办“七彩桥 七彩梦”募捐活动,用筹得的善款 会、广泛收集阅读同学们的提案……郭琪以自己
为孩子们建立兴趣美术角…… 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和学生身份,搭建起团组织
这一年,郭琪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和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
支教结束后,郭琪还将孩子们带回母校,让他们亲 同学。
眼看看“小郭老师”说的内蒙古大学到底是什么 郭琪坦言,今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将前往复
请扫码观看
样。校团委老师还与孩子们结成对子,一对一帮 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科研领域刻苦钻
微视频《实
扶。“老师。我觉得你们学校可好了,我以后也想 研、勇于创新,努力让自己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
践有约·青
来这里读书!”离别时,孩子们与她定下的“内大 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年说》
之约”,是对她这一年支教经历最大的肯定。 绚丽绽放。■
郭晨慧:
重返乡野绽芳华
文 | 实践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史泽奇
人生、创造历史。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就有
这样一个“80 后”青年,她从乡村走出,又带着
都市的经历和学识回到家乡,用年轻的活力回报
古老的大地。
她就是郭晨慧,“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市察右
后旗一家电商公司的负责人,主要销售的产品是
“后旗红”土豆,公司以“实体 + 电商”的经营模
式,致力于将内蒙古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
场。
2016 年,郭晨慧离开生活了 14 年的北京,
决定返乡创业。当时的出发点就一个,家乡有非
常好的绿色优质农产品, 却找不到一家网店销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 售。“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我们绿色无
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 污染的土豆。”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