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23
塞外明珠 活力首府 / 特别关注
通过“你荐书、我买单”服务,将图书采购权放到读者手 示呼和浩特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呼和浩特历史文化
中,实现各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市民服务中心等网店 名城形象的品牌,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各民族地
“通借通还”。依托市群艺馆和 9 个旗县区文化馆,建起 区文化艺术交流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
的文化馆业务辅导和公共文化活动“1+9”联动机制, 推动作用。
在实现群众文化业务辅导分级指导的同时,对接群众需 7 月 13 日,第八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
求,按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成立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游艺术活动开幕。这届活动包括“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
首府城市群艺馆(文化馆)公共文化艺术联盟,并在此基 优秀声乐作品展演”“乌兰牧骑戏剧歌舞精品剧目惠民
础上,与阿拉善盟群艺馆、南宁市群艺馆签订了《群众文 展演”“百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惠民展映活动”等多项
化交流发展战略合作友好协议》,积极开展跨区域馆际交 活动。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活动自
流与合作。推出文化惠民悦享卡,逐步加强和完善文化 2011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 7 届。这是国家级的少数民族
消费体系和结构,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文化艺术盛会,已成为呼和浩特市一项精品文化活动。
呼和浩特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践行新 8月30日至9 月2日,为期4天的呼和浩特“一带
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 一路”奶茶奶酒文化周举行。文化周的举行进一步推动
公共文化建设投入 105.9 亿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了首府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并充分发挥了呼和浩
迈入快速发展阶段,丰富的文化艺术满足了广大群众精 特奶茶奶酒文化周系列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和经济项目
神文化需求,有效提升了百姓们的幸福指数。 合作的纽带作用。
8月18日至9 月6日,历时20天的第六届“内蒙
打造品牌 充分整合文化资源
古·武川莜面(燕麦)文化节”举行。莜面(燕麦)文化节
呼和浩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 的创建,有力地挖掘了武川县红色历史文化,充分展示
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地,是 了革命老区地域民俗,扩大了武川县旅游资源影响力,
旅蒙商家互市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 提高了特色优势产品的知名度,是区内外各界人士走进
合的前沿——研究好、宣传好它们的文化内涵,整合好、 武川、了解武川,品美食、赏美景、谋合作的绝佳平台。
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是呼和浩特市委、政府长期以来 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推出的大型原创民族舞
的重点任务。呼和浩特市坚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剧《马可·波罗传奇》自 2013 年首演以来,先后在呼
并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国际颇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和浩特乌兰恰特大剧院、美国布兰森市白宫剧院、北京
冯玉臻介绍说:“昭君文化艺术节和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国家大剧院、匈牙利、意大利、加拿大等地方与国
旅游艺术活动,已经成为城市的亮丽文化名片。旗县区 家上演 600 余场,并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
打造了土默特左旗敕勒川文化旅游艺术节、托克托县黄 金奖及美国布兰森市政府颁发的“文化参与贡献奖”。
河旅游文化节、和林格尔县芍药文化旅游节、清水河县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赞扬该剧:“把少数民
长城文化旅游节等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马可·波 族舞蹈艺术和舞蹈语汇有效地融合成一部歌舞长剧,
罗传奇》《驼道》《昭君》等一大批经典优秀剧目走向全 体现了中外艺术交融的特点,很好地宣传了中国文化,
国乃至世界舞台。” 也为内蒙古歌舞艺术跨出草原、走出国门树立了很好
7 月 26 日晚,伴随着盛大的迎亲仪式,胡汉和亲的 的典范。”
历史画卷徐徐打开,第十九届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 呼和浩特市通过积极创办一系列品牌节庆文化活
节开幕式拉开了帷幕。昭君文化节由呼和浩特市委、市 动,创新打造文艺精品和文化活动,深度挖掘、充分展示
政府主办,旨在弘扬先进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资源,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融合发
发展,扩大城市知名度。自 1999 年以来,昭君文化节已 展,并始终致力于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打造为首府新
成功举办 18 届,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延伸,成为展 的支柱产业。
2018 年第 10 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