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实践08期 印刷版 PDF
P. 34

特别报道





                  链在了一起。守护长城就是守护我们中华民                                   有北疆儿女万众一心的共同奋斗,有面对各种
                  族大家庭,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故乡。”                                    困难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有乌兰牧骑不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                                        畏艰险为人民奉献每一场精彩演出的奉献精
                  部长,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                                          神,这种团结奋进一定能够铸就内蒙古更伟

                  组书记、台长高文鸿说:“长                                         大的新辉煌,实现自然的亮丽风景线与人文
                  城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                                          精神的亮丽风景线的深度融合,标注民族团
                  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中华                                         结的新高度。这也是《长城长》电视节目产
                  民族精神的象征。千百年来,长城                                       生的土壤和成功的根基。
                  脚下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各民族在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

                  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                                  范大学校长阿拉坦仓认为,中
                  我们打造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综艺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青少年
                  节目,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                                   抓起,而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
                  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                                   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他说,追
                  觉和历史担当,有形有效有感地做好铸牢中                                   着《长城长》观看已经成为内蒙古中小学的一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深入实施中华文明                                   个现象。“这档节目围绕长城以点带面地呈现
                  探源工程,充分彰显长城魅力、弘扬长城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样貌,外延很广,通过闯

                  神、传承中华文化,以最生动的荧屏表达呈现                                  关答题让原本枯燥的知识鲜活起来,更重要的
                  中华儿女传承历史根脉,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是,各民族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文化符号凝聚
                  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下,在潜移默化的知识输出中,爱国热情高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                          这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意义深
                                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也                             远。”
                                 关注到《长城长》,他说:长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表
                                                      “
                                                                                   “
                                 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与                                    示:长城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辉煌、战争与和平,凝聚着中                                     构建民族团结桥梁方面,在中华民
                                华儿女的精神意志。长城文                                      族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化贯穿于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中,随着时间的淘                                           体意识方面,在打造重要的中华文
                  洗,如今又上升为新的中华文明。”“《长城长》                                       化符号、打造优秀的文化精品方面,在
                  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                                   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方面所蕴含的思想意

                  时代,民族和边疆地区可以挖掘一些反映民族                                  味之长久,文化影响之长远,更是举世瞩目的。
                  凝心聚力的文化素材,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反                                  我们热切期盼《长城长》能够给予历史文化更

                  映出来,以此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透彻的解密。”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研究院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                                         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
                  究室主任刘须宽对实践全媒体记                                        要向此聚焦。长城,是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

                  者说,在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历程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最好见证。“长城两面是
                  中,内蒙古是最有代表性的。作为                                       故乡”,长城内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有团结奋进的历史传统,                                  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过程,是各民
               32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