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实践08期 印刷版 PDF
P. 45
2022年第8期/总第1448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都是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观的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改革和发展实践的
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最大政治 理论成果,是群众史观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升
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华,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
是脱离群众。”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中 义事业的主体之纬、力量之源,彰显了群众史
国共产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 观的价值意蕴,凸显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一事无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 的价值追求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夯
党人既要把人民立场作为自觉的立场追求, 实了党的领导深厚的群众根基。
又要将其作为现实的工作取向,永远保持党 二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世界观、也是方
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成果人民共 法论,既是历史观、也是价值观,既是治国理
享。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 念、也是治党方略。回答新时代建设什么样
益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 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重大时代课
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 题,也必须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
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 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为民执
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 政、有效执政、科学执政,客观上要求中国共
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 产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人民性和廉洁性,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 意味着一切发展和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
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 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主权、人民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主体地位、人民立场等重要原则。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 三是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
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 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
实际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 标。”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
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初心”就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
群众史观的时代体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 义最鲜明的品格,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
念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时代表达,具有鲜 始终如一的施政理念,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
明的时代性,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 改革中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
重大意义。 本保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
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习近 民的新征程中,我们既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发
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展的主体力量,同时又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 民共享,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 稳步迈进。
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以人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