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实践05期 印刷版
P. 37

2023年第5期/总第1457期




             “识见”微信公众号 5 月 5 日               地。”“天当被,地当床,暴雨来了当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难免遇
          的评论《科技小院的“自找苦吃”和                   蚊帐。”这些出自红军战士之口的诗                   到磕磕绊绊、难题困惑,有了这股精
         “研”值担当》提到,河北曲周县白                    篇,不仅是对草地行军的真实写照,                   气神,我们就有了迎接困难的勇气
          寨科技小院的王思琪,3 年的科技                   也反映出身处困境的红军战士的精                    和力量。

          小院生活,她自己总结她过了“三                    神风貌……有时大家会唱起《国际                        梁启超曾在《最苦与最乐》中
                                                                                  “
          关”:令她害怕的“虫子关”,令她挠                  歌》,由小到大,由近而远……流淌                   说: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
          头的“方言关”,以及怎样把科技知                   着战斗的音符,冲破了长夜,汇成了                   才算真乐。”
          识通俗讲出来的“展板关”,王思琪                   一曲曲雄壮的大合唱,震撼着战士                       “自找苦吃”,是一种勇敢的心
          说:过三关,麻雀也变雄鹰!”                     们的心灵,激励着战士们的斗志。                    态、努力的状态和奋进的姿态。
            “
              一位在科技小院工作生活过                       核潜艇专家黄旭华告别家人,隐

                       “
          的青年学子说:我们‘自找苦吃’,                   姓埋名工作 30 年。在一次极限深潜                           才从苦中长
          是为了让未来的农民少受苦;我们                    试验成功后,他写诗“花甲痴翁,智探
          志在乡村,是因为我们深知振兴路                    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从踌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
          远。”                                满志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他却                   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
              吃苦励志,苦生芳华。                     深感“我快乐了一辈子”。                       一课。他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
                                                 实践反复证明,甘于吃苦、乐于                 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

                    乐从苦中来                    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人民                   ‘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
                                             军队的胜利因子,也是中华民族的                    能把‘水分’挤掉”。
              在井冈山,面对敌人的军事围                  宝贵精神财富。                               “自找苦吃”,是一种坚持的力
          剿、经济封锁,吃粮吃菜都极其困                       “排雷英雄”杜富国,奋力一挡”                 量,是一个主动积累知识、储备经
                                                                 “
          难,但红军将士却这样描述自己的                    后虽失去双眸双臂,但他乐观向上,                   验、量的积累的过程。
          生活: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                   苦练吐字发声,成为一名播音员,把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孙
              “
          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                    扫雷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                    柏慧,别看他才 32 岁,早已扎根“国

          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                   的人了解他的战友们。                         之重器”铸造一线数年,啃下了异种
          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些从                       云南高考生林万东,2019 年收               钢焊接、厚壁钛合金焊接、硬质合金
          心底唱出的歌,传递的正是红军官                    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正大汗                    堆焊等“硬骨头”。2021 年,他带队
          兵不畏艰险、期盼胜利的革命乐观                    淋漓在工地打工搬砖头。虽然搬砖                    突破“等离子喷焊大直径工件”的瓶
          主义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的鼓                    十分辛苦,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                    颈问题,提升效率 12 倍。他始终记

          舞,确保了“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                  父母减轻家庭负担,林万东没有任                    得他师傅说过的那句话,“只要肯吃
              在红军长征时,由中共党史出                  何的怨言。他在日记中写下:唯有                    苦、肯钻研,咱焊接工人也能像焊花
                                                                      “
          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中这样                    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                    一样绽放光彩。”
          写道:每当夜晚来临,到达宿营地                    可能。”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
          后,战士们总要点起篝火,驱赶行军                       如今,我们拥有了越来越良好                  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的疲劳和寒冷。他们有的唱歌,有                    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苦其心                      “自找苦吃”,是一个理论联系
          的讲故事,有的在吟诵着自己编的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实际,在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增

          顺口溜和诗歌。“身无御寒衣,肚内                   的机会少了,但甘于吃苦、乐于吃苦                   长才干的过程。
          饥,晕倒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                   的精气神不能丢。                               对青年来说,成长从无捷径可

                                                                                                            3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