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实践05期 印刷版
P. 44
聚焦
代好青年。
“自找苦吃”也是检察人的光
荣传统。我们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模范检察官潘志荣书写的近
10 万字民情日记、发放的 6000 多
张“检民联系卡”;有全国“人民满
意的公务员”张世光专啃“硬骨头”、
解“死疙瘩”,千百次奔波往返、释法
说理,化解了 100 余件行政争议;
更有千千万万名普通的检察干警废
寝忘食翻阅厚厚卷宗、抽丝剥茧地
调查取证和开到牧民家门口的听证
会……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将坚 邵帅
定法治信仰、苦练办案本领,把每个 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 受苦”。殷殷寄语,时时不忘。我将
案件当作自己的“磨刀石”,时刻践 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 在“自找苦吃”的路上矢志不渝地走
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 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 下去,也愿年轻的你我,都在“自找苦
“
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生的路。”科技小院的青年说:我们 吃”后,拥有甘甜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时代, ‘自找苦吃’,是为了让未来的农民少 责任编辑 :张晶
“
无悔青春在“风”中舞动
——记“北疆楷模”北方联合电力锡盟风电项目组
文 | 巴依斯古楞
站在 80 米,甚至 100 米高空 头皮上,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毕竟 不了的就是手机没信号,有时起风
的风机上,让青春随着风儿轻轻舞 是老风电人了。”王健的同事刘欣洋 了,感觉能吹过来点信号,滴的一
动…… 插话说道。 声,昨天发的微信能收到一条。”俩
“刚开始,这诗意的舞动可没感 虽以“老风电人”自居,但眼前 人说到这儿,相视大笑。
觉到。每次上风机检修都是一次心 这两位精干的小伙子都是 1994 年 他们所在的风电基地作为锡盟
理和身体上的挑战,碰到大风天气, 生人。锡盟风电项目组成立时,他 特高压首批绿色清洁能源外送建设
连腿肚子都打颤。不过,慢慢地也 俩也就 25 岁左右。在人生最美好 项目,承担着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
就不怕了。”北方联合电力乌达莱风 的年华,到荒无人烟的草滩上建设 标杆的重要任务。而项目组成立时
电场检修员王健笑着说。 风电场,苦不苦?累不累? 仅有 30 名职工,平均年龄 33 岁,是
“可不是嘛,一开始真的是硬着 “说不苦那是假的,当时,最受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