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实践06期印刷
P. 67
2023年第6期/总第1458期
的“行政指挥系统”的“两总”系统, 生产、试验等创新链条中的断点、 以北京地区为中心,西安等地区为
使技术领导和行政领导共同发力, 堵点和梗阻,促进前沿性、颠覆性 节点并辐射周边的全国区域布局
促进技术资源、科技人才、后勤保 创新技术研究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架构,强化总体与分系统相协同、
障等方面统筹配合,推动航天重大 建立“大设计师”、“一人一策”等人 产学研用联合、上中下游贯通,带
工程的顺利实施。 才培养体系,采用“揭榜挂帅”、“赛 动国内相关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马制”、“预先承诺”等激励机制,推 同时,在持续保持主营业务领域市
推进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 动科技攻关,鼓励创新“冒尖”,争 场占有率第一的基础上,主动发掘
科技自立自强 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开 新兴方向,推动新领域新项目落
拓者。三是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 地,扩展二部产业发展新空间。二
放眼全球,科技创新正成为大 转型。以数字航天战略为引领,加 是推进协同创新体制建设。深入
变局中的“关键变量”,谁牵住了 强以数据为基础、以知识为载体、 贯彻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承
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 以创新为特征的“智慧总体部”建 担大系统工程的社会性“总体部”
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 设,研发并推广“云雀”协同信息化 角色,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与市
先机、赢优势。以实现高水平科技 平台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提 场机制优势,开放联合各类科研机
自立自强为目标,二部赓续自力 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和数字经 构、高等院校与工业企业,快速、优
更生、自主创新的红色血脉,坚定 济对有限资源普惠化水平的提升 质、高效地完成装备研制项目。深
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发扬老一辈航 作用,向实现智慧研发、智慧管理、 化战略合作机制、协同攻关机制和
天人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优良作 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目标稳步迈 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机制,加强资本
风,不断强化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战 进。 合作,扩建产业发展平台,打造多
略支撑作用,以先进科技增强国家 平台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三是
安全。一是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 坚持大力协同,争当科技开 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在关
术“卡脖子”问题。推进战略导向 放协调发展排头兵 键核心技术领域着力培育原创型、
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 基础型高价值专利,强化国际专利
索性基础研究、需求导向的应用性 航天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广 创造,实现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能
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 泛,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只有团 力和产业规模的高度匹配。建立
技术问题。牢牢把握科技发展趋 结协作、同舟共济,才能将最优势 知识产权市场化机制和转化运用
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高质量牵头或 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凝聚在一 工作机制,构建科技成果合作共享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任务的论 起。二部积极促进跨厂所、跨区域 模式,实现重点创新项目成果顺利
证、实施和攻关。持续推动科技创 协同融合发展,优化资源的区域配 转化。持续提高国际标准建设力
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 置,创新产业化发展、资本运营、产 度,强化国际标准项目的申报立项
卡点、脆弱点,在重点领域、关键 品孵化模式,争当科技开放协同发 工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携手共
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二是积极打 展的排头兵,以集群联合提升国家 建先进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深度挖
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紧紧围绕 安全。一是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 掘创新成果在交通、消防等应用领
解决制约主责主业创新发展的重 发挥总体部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牵 域的产业化转化,让高质量发展成
大科技问题,加强资源优化调整和 头推进重大建设任务,打造和专精 果更好服务于高品质生活。
专业化整合,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创 特新科技领军企业的协同联盟,进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
新平台建设,切实解决预研、研发、 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 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