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9期
P. 3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9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一是 月”“三周”“四节”“五日”“八进”, 识研究中心,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
融入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党委、党 把握时间节点,突出辐射效应,打造 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办了“铸牢
总支两级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 了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演讲等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讨会。
积极开展读书研讨、宣传宣讲、专 品活动,深入社区、学校、扶贫联系点 学校设立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建设有
题党课、主题党团日、民族团结进 等开展活动,形成了校内校外共建联 2 个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
步故事分享等活动。二是融入人 创的良好格局。四是宣传教育多样 师工作室”、1 支自治区高校思想政
才培养。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 化。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公众号, 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注重整合资
用,配备优秀师资,开足开好思政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努力营造创建工 源,形成合力。三是注重立项研究。
理论课程。专设铸牢中华民族共 作良好氛围。积极与校外媒体合作, 积极组织申报承担各级各类民族团
同体意识教研室,扎实开展教学研 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 结方面的科研课题,近三年,1 项课
究工作。三是融入学校文化。精 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
心打造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 下的阿拉善喀尔喀人民族交融研究》
廊和校园乌兰牧骑等校园文化项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省部级课
目,精心设计景观小品,将民族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将发 题 27 项,在省部级以上期刊发表文
结进步教育见诸于润物无声的校 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摆 章 18 篇,设立校内专项课题 40 项。
园环境之中,精心开展民族政策宣 在突出位置,以“打造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围绕内蒙古自
传月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 民族团结模范之地”为 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
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培育守 创建目标,加强顶层设 现实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
望相助理念。四是融入服务管理。 计、强化宣教力度,师 国内部分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
安排各民族学生跨校混班学习、混 生团结协作、工作成效 同体意识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区
合住宿,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 显著。 内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手”等帮扶联谊活动,促进各民族 平台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五
师生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是注重保障激励。学校建立激励机
坚持“五化并举”,向行动实践 大力宣传报道。五是典型引领示范 制,对省部级以上课题和重要研究成
发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 化。每两年一次校内评选表彰活动、 果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经费配套和奖
一是创建工作长效化。成立了党委 遴选创建示范单位,邀请全国、全区 励,划拨专项资金为研究中心和校内
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优秀校友 课题立项,为基地和中心高质量科学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1 个意 到校作先进事迹报告,选树典型,以 研究和成果转化,为推动自治区经济
见,2 个方案”,设立民族团结创建工 点带面,推动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 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为发挥“思
作专项经费,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 开展。 想库”作用提供保障。
部门协调配合,各二级学院具体实 坚持“五个注重”,向理论研究 民族高校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
施的三级工作机制。二是理论武装 发力,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研究基地。 要阵地,学校将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
常态化。开设“石榴籽学习讲堂”, 一是注重团队建设。与中央民族大 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筑牢祖国北疆安
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讲 学、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全稳定屏障的高度,认识和发展民族
座。邀请思政名师工作室和自治区 等区内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团结进步事业,团结带领各族干部师
宣讲团讲师,阐释党的民族工作方针 组建了 4 个方向的民族团结科研团 生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
政策。三是创建活动系统化。大力 队。二是注重平台打造。2020 年, 共同体意识,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
实施“23458”创建系统工程,即“两 学校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事业发挥应有作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