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60
党史纵横
土地革命时期的党内巡视
杨云成
为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工作的指导,党的二 两部巡视条例与党内巡视的完善
大作出了向地方“派员”的规定:有两个及以上支部
的地方,经过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批准,区执行委员会 为保障全党贯彻执行党的六大决议,1928 年 10
可派员至该地方召集全体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有两 月,中央制定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巡视条例,指出巡
个及以上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区,中央执行委员会可派 视的目的在于“使上级党部之一切策略、工作计划和
员到该区召集区代表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 指导能正确地被下级党部接受和执行,帮助下级党部
的雏形。 确定正确的政治、组织、工作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方
法,彻底改造党的组织”。由此可见,大革命失败之后,
党组织的布尔什维克化改造与党内巡 我们党重视建立的巡视制度,除加强对地方党部的指
视的建立 导外,对下级党部的监督职责更加凸显。这部条例也
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巡视人员选择、巡视工作要求、巡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中央认 视方法、巡视纪律等内容。此外,条例中也有关于巡
为大革命失败暴露出党的组织存在三个大的缺点: 视时间的限制,每次巡视时间不能过长。做出这种规
第一,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占 定,一是为了防止巡视人员脱离派出机关,二是避免
较大比重,工人、贫农比重较小;第二,党的组织,尤 巡视人员与被巡视地区建立利益关系。
其是支部建设松散,许多大工厂大商店尤其是乡村 经过近 3 年实践,1931 年 5 月 1 日,中央又颁布了
和军队之中几乎没有党的支部;第三,部分党部缺乏 《中央巡视条例》,这是根据革命工作和党的发展情况对
集中统一的领导,极端民主化倾向比较严重。针对 1928 年《巡视条例》的修订和完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
上述问题,中央提出了党的组织布尔什维克化以及 巡视监督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次修订,关于巡视的规定
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组织革命化的改造任务。为完 更加注重实践效果。例如,1928 年《巡视条例》规定,中
成这一全新的改造任务,中央认为“应当开始建立各 央巡视员每次巡视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月,并且每一个巡
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中央、省委、县委、市委必 视员不可连续两次巡视相同的地区。这种规定能够有
须经常派一人巡视下级党部直至支部小组的工作。 效防止巡视人员因长期负责对某个区域巡视而与被巡
1928 年 5 月,中央发出通告明确了白色恐怖下上级 视对象产生利益瓜葛和利益纠纷,但是提前限定各级党
党组织巡视指导下级组织的可行方式,即以后当地 部开展巡视工作的期限,也不利于发现问题。与之相比,
上级对下级的指导,在非十分必要的情况下,不应用 1931 年《中央巡视条例》没有设置巡视期限,而是“依工
书面形式。 作的需要,住留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巡视人员“要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