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6期
P. 30
SJDDJYB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打造国家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区,依托现有苗 生改善作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保障,千方百
圃和种苗基地,注重培育本土优质种苗、珍贵 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树种和优质大径级材。成立专业化公司,承 住房问题是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绿化、生态修复等项目工程,将专业优势转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兴安岭林区将棚
化为市场优势。 户区改造任务作为“一号民生工程”,举全局
同时,大兴安岭林区探索招商引资、合 之力,在 10.67 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打响了惠
资合作等路径方式,构建了龙头企业、生产基 及 16 万户林业职工的棚改“攻坚战”。
地、林户平等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 从 2008 年初开始,大兴安岭林区在得
结机制,将绿色富民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 尔布耳、金河等林业局进行了棚户区改造工
和转产职工创业增收的替代产业,掀起了职 程试点。同年,国家启动了东北四大国有林
工群众积极参与转型发展的热潮。2017 年, 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兴安岭林区抓住国家
当地完成了第一笔林业碳汇交易,实现了生 政策机遇,实施了生态移居工程,将 5.22 万
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全新形式。 户生活在森林腹地的职工居民搬出大山,既
借着国有林区改革的东风,大兴安岭林 让久居深山的职工居民享受到了城市文明,
区探索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富裕百姓的结合 也扩大了林区腹地无人区面积,有效降低了
点,倾力打造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 森林资源管护风险和成本。
发展模式,让林区人民不砍树照样有出路,在 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从政策层面全面
“后停伐时代”实现了“停得住、不反弹、能致 理顺林区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五项保险按国
富”。 家政策实现了属地参统,“老工伤”、“五七
工”、混岗集体工社保待遇及一次性安置人员
成果,惠及林区百姓 社保补贴等历史问题得以解决。自 2011 年
开始,林区连续 8 年为职工增资,如今,职工
长期以来,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欠 年人均工资已突破 5 万元。
账多,从建设初期的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到 工资增长、保障完善、帮扶有力,务林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建公助”的板夹泥房 将目光转向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自
屋,林区人民的生活条件长期与“艰苦”“清 2009 年以来,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在大兴安
泽浴万木 贫”等字眼挂钩。为此,大兴安岭林区把民 岭林区各地全面展开,林区各地集中力量对
米平华 / 摄
生活工作环境进行美化、净化、绿化、亮化,公
路干线沿线全部推行了“厕所革命”,大规模
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发力,林区职
工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幅提升,幸
福感辐射全林区。一个资源增长、生态良好、
林业增效、职工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
义新林区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迈步新时代,林业人初心不改、奋发而
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他们扎根林区,默默坚守,将绿色接力棒代
代相传,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接续
奋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