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1期
P. 60

SJDDJYB 新时代文明实践








                     奋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    赤峰市红山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园,组建红山区爱心企业联盟,设计文创产
                                   试点建设为契机,精准把握职责功能定位,                         品 15 类;积极发挥中心统筹协调作用,组
                                   精心打造“全能调度”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织召开专题推进会、集中培训会、项目联席
                                   心、“枢纽”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速递”型                       会和专项推进会等 30 余场次;通过网络征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积极探索符合红山区                         集和实地征集两种形式多维度收集群众需
                                   特色的“三区五线 8+”工作路径,奋力打造                       求,推行中心、所、站三级项目清单制,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红山样板”。                           区级项目库,培育专业项目 81 个、基层项
                                                                               目 142 个。
                                       加强顶层设计,精心打造“全能调                             以“双中心”融合为优势,形成具有红山
                                   度”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特色的线上文明实践工作路径。作为自治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四个                      “双试点”旗县区,红山区立足区位优势,积
                                   定位”要求,从顶层设计、组织发展、供需对                        极探索“双中心”融合模式,创新建设“志愿
                                   接、阵地建设、资源整合、信息支撑、项目推                        云”平台、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展馆、
                            文      动、宣传动员等方面着手,切实把新时代文                         红山区新时代市民学“习”吧和文明实践手

                                   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红色中心、融合中心和服
                            |  郭明宇                                             机小游戏等线上平台。
                                   务中心。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助推新时代文明实
                                       以全域推进为目标,建立健全新时代文                       践工作成果转化。结合区域特色和要素禀
                            尹跃然
                                   明实践工作体系。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赋,红山区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
                                   中心下辖 13 个文明实践所、84 个文明实践                     了“三区五线 8+”工作路径,全域化推进文
                                   站和 30 个文明实践点,形成了四级文明实                       明实践工作。三区,即农区、城区和园区。
                                   践体系,坚决实行“三级书记”负责制;创                         在农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新时代农
                     ﹃红山样板﹄        新形成了“1+3+X”志愿服务队伍组建模                        牧民素质提升工作有机结合,围绕“一学二

                                   式,即组建一支由区委书记任总队长、统领                         建三带五改五提升”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农

                                   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在                          村社会文明程度。在城区,将新时代文明实
                                   总队的领导下组建基层、专业、特色三类志                         践工作与群众性文明内蒙古建设有机结合,
                                   愿服务支队,在每个所、站组建若干志愿服                         围绕“十大行动”,发挥 12 类群体作用,有
                                   务分队,截至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238                       效推动文明实践与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支;制发“一制度两方案四标准”,编辑下发                        互融互通、相得益彰。在园区,与企业生产
                                  《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手册》,将                         相结合,真正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                         “知行合一”,为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任制。                                         注入新的力量。五线,即结合区域特色和要
                                       以资源整合为依托,搭建协同高效的文                       素禀赋,打造文旅线、乡村振兴线、社区治理
                                   明实践阵地。积极整合主体、社会和企业                          线、产业引领线和实践教育线,形成连点成
                                   三类资源,成立 6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                        线、连线成面的良好局面,实现新时代文明
                                   心和红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织孵化                          实践工作全域化推进。“8+”工作法,即“政


               58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