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党教版08期
P. 23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8
说:“生态环保是红线、更是底线,我们必须牢 家常、话脱贫,在地头上找出路、谋发展,几年
牢守住。” 里把全旗 245 个嘎查村走了个遍,有的嘎查村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注重生态建 去过十几趟。
设并非不要发展。于伟东和旗领导班子一边 天山镇前岗台子村是于伟东常去的村。
对高污染项目说“不”,一边积极争取现代农牧 在这里,于伟东习惯在走家串户之后找几个村
业建基地、提质量、延链条项目落地。他们在 干部和村民座谈,了解村里的问题和困难,帮
自治区各旗县中率先推行“一窗受理”“一网 着找思路、出主意。他先后为村里邀请病虫害
通办”“最多跑一次”,带队到浙江省取经学习, 防治专家前来讲课、引进打造有机小米的京蒙
使高效的行政服务成为招商引资的新优势。 合作项目、争取政府无偿提供的农机设备等。
旗里先后引进 37 家大型农牧业企业,涉及肉 赛罕塔拉苏木查彬塔拉嘎查村民苏和曾
牛、牧草、乳品、杂粮等当地优势产业。 是于伟东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他家客厅保留
坚守生态底线红线,换来的是一份亮眼的 着一张结对帮扶联系卡,上面有于伟东的照
成绩单:全旗森林覆盖率、草原平均植被覆盖 片和联系方式。苏和擅长制作马鞭子等手工
度分别达 34.68%、75.6%,空气优良天数比例 艺品,以前卖不出去,于伟东帮他找了销路,还
达 96.2%、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 联系了设计公司做包装,帮他以每支马鞭子
100%,“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确定为 300-500 元的价格售得两万多元。苏和家院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入选 子里种的几十颗文冠果树不能结果,于伟东专
国家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同时,全旗农畜产 门带着技术员上门指导他给果树剪枝。“于书
品就地转化率达 65% 以上,6 种特色农畜产 记一到家里来就问我还有哪些困难,我们处得
品成功注册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现代农牧 跟兄弟一样。”苏和告诉记者。
业实现质的飞跃。 “于书记不抽烟,但他有时候会边唠嗑边
“这些年,我们一直保持着生态优先、绿色 给村民卷烟。赶上村里正在清运垃圾,他会主
发展的战略定力,全旗干部群众在这方面的认 动拿起铁锹跟大伙儿一起干。”天山口镇党委
可度越来越高、底气越来越足。”于伟东自豪地 书记王文通介绍。
说,“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都不是很 在一线奔波之外,于伟东还牵头旗里出台
亮眼,但我认为一个地区要有它的发展定位, 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脱贫攻坚举措,如提升
‘建成纯净、绿色、美丽的阿鲁科尔沁旗’就是 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的产业积分奖励机制和
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 爱心积分奖励机制,聚焦致贫边缘户、返贫风
险户的近贫预警、骤贫处置精准防贫机制,以
洒下一片真情 党建联合体为载体的融合党建促脱贫工作等。
2020 年 3 月 4 日,阿鲁科尔沁旗退出贫困旗
改变地区落后面貌,工作的重心在农村牧 县序列,今年 2 月,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被评
区。阿鲁科尔沁旗曾是国家级贫困旗,贫困面 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大且贫困程度深。“贫困群众就是我们的兄弟 在于伟东心里,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姐妹,绝不能让至亲家人受苦受穷。”面对艰巨 他的手机号当地许多农牧民群众都知道。接到
的脱贫摘帽任务,于伟东喊出了这句掏心窝的 群众反映诉求的电话或信息,他马上召集相关
铮铮誓言。他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脱贫攻 人员研究解决问题,从不拖延、推辞、耽搁。高
坚一线的调研走访和指挥调度上,在炕头上唠 强度的工作,让于伟东两鬓染霜,面对亲人心疼 请扫码观看视频报道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