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党教版10期
P. 19

SJDDJYB
 SJDDJYB 特别策划特别策划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10


          困群众的实际情况‘私人订制’脱                    始,以“低成本开发、少人工干预”                      干部领好路,走上幸福路
          贫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自主                    的原则,利用洮儿河水系,对村里
          脱贫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我们将                    存在多年的大沙坑及其周边开展                         长山是乌兰浩特市派驻哈达
          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群                    了大规模生态修复和治理。经一                     镇三合村的第一书记。这个蒙古
          众办实事、解难题。”乌兰浩特市                    年多的精心建设和打造,先后建成                    族小伙儿打小放牛羊,但在三合
          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包维娜表示。                     休闲沙石滩、浅水滩、儿童活动乐                    村,他变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

                                             园、休闲栈道、垂钓码头等景点,昔                   民,经常在稻田里一干就是一整
             生态培优势,过上好日子                     日被当成垃圾场的大沙坑,摇身一                    天。
                                             变成了崭新的神骏湾生态体验区。                        进稻田,源于工作推进中所产
              从乌兰浩特市市区出发,向北                  自运营以来,景区累计入园人数超                    生的各种问题:三合村都种植哪
          不到 10 公里,就到了乌兰哈达镇                  13 万人次,总收入达 260 余万元。               些水稻品种?它们有哪些优势?
          高根营子嘎查。这里原来是个贫                         景区的建设为村民提供了就                   为什么好吃?有哪些历史故事?
 红色沃野展新颜  三合村水稻种植区一景  谭艳丽/摄  困村,通过近几年的帮扶,嘎查已  近打工的机会。从景区动工修建                    领导和游客们抛出的问题,给长山

          从原来的“欠账村”转型为集体经                    开始,建档立卡贫困户佟宝山就                     和工作队员出了难题,但也促使他
          济近百万元的“网红村”。                       一直在景区工地打零工,现在景                     们深思。
 乌兰浩特意为“红  文 | 实践全媒体记者  刘秉承  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  谭艳丽
              转变如何实现?党支部书记                   区开门迎客了,他就到景区当起                         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
 色 之 城”,1947 年 5 月 1
 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  王银山给出了答案:“嘎查近几年                 了保安。“我在这儿每个月能收入                    口尝一尝。对水稻从种植到收割
 这里宣告成立。乌兰浩  借助帮扶政策和帮扶单位扶持,通                 2500 多元,我还打算在家里开个                  全过程有了切身体验,长山收获了
 特市有“五一”会址、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浩特市把脱  “前些年在天津打工也不容易,每天起  过生态修复,把原有的一个大沙坑  小卖铺,再增加一笔收入。”现在,  知识也收获了喜悦。现在,不管谁
 兰夫办公旧址、内蒙古党  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早贪黑的也剩不下多少钱,最主要的是  打造成了生态景区,现在嘎查有了  在景区务工的当地村民已有 35  问水稻方面的知识,他都能轻松应
 委办公旧址、内蒙古自治  通过创新“菜单式”扶贫方式满足贫困  离家远总惦记家。”说起打工的经历,钟  集体经济收入,贫困群众也都稳定  人。        对,跟农民群众的心也由此贴近
 政府办公旧址、葛根庙  群众个性化发展需求,发挥党员干部头  淑霞很是感慨。2016 年,乌兰浩特市  脱贫了。”如今,王银山对嘎查的  山水为媒,现代农业与现代旅  了。
 “八一一”抗日武装起义  雁作用,打了一个漂亮的脱贫翻身仗,  把钟淑霞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乌  发展信心十足。  游业在高根营子嘎查实现了深度         三合村的土壤是肥沃的黑土
 旧址、内蒙古骑兵一师师  成为兴安盟第一个脱贫出列的贫困旗  兰浩特市人社局带着扶贫“菜单”上门,  高根营子嘎查从 2019 年开  融合,赋予村子新的发展动能。  地,水是优质水库水,加上昼夜温
 部遗址、内蒙古军政大学  县。  并根据她的“点菜”,为她家建起了 1 栋                                          差大,种出的稻谷颗粒晶莹、营养
 遗址等一批红色打卡地。  设施农业大棚,还帮她家实现了易地搬                                                 丰富、口感极佳,深受区内外消费
 2018 年 7 月底,乌兰浩特  精准谋需求,为民解难题  迁。                                              者的喜爱。米虽好,但缺少知名度。
 市正式退出自治区级贫  有了政策的扶持,钟淑霞干劲儿更                                                    经长山和另外两名工作队员的努
 困旗县行列,贫困发生率  2016 年,乌兰浩特市在全区率先  足了,一口气承包了 9 栋蔬菜大棚,家                            力,三合村的大米经网络推广后,
 由 2015 年的 6.6% 降至 0,
 提出并实施“菜单式”扶贫做法,设置  里的年收入从 8 千元增长到了 8 万元。                                       当年即销出 2 万斤。“村里人会上
 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由
 了蔬菜种植、牲畜养殖、易地扶贫搬迁  老伴儿宋玉合在健康扶贫政策下,精神                                           网,但不会网上卖货。有了驻村干
 2015 年末的 3332 元增长
 三大类 55 项“菜品”,驻村工作队和贫  状态也越来越好,现在老两口用卖菜赚                                        部的帮助,村里的土产卖到了更多
 至 2020 年末的 15013 元。
 困户根据每户的家庭状况和具体需求  的钱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钟淑                                            地方。”村民秋英子说。
 共同“点菜”,帮扶部门按需“配菜”。  霞的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有了电动                                              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像长山
 钟淑霞的老伴儿宋玉合今年 57 岁,  车送菜更方便了,而且帮扶干部还上门                                          一样的驻村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

 多年前遭遇车祸,干不了重体力活,这  帮我们卖菜,销路不成问题,以后的日                                           用真心换来真情,用苦干、实干给
 让本不宽裕的家庭过得更加困难了。  子也有盼头了。”她说。                                                  帮扶村带来了崭新气象、注入了勃
 万般无奈之下,钟淑霞只好外出打工。  “我们精准了解群众需求,根据贫             高根营子嘎查神骏湾景区  许卜予 / 摄            勃生机。■
 请扫码观看《实践有约·青年说》
 16                                                                                                          17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