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党教版10期
P. 24
SJDDJYB
SJDDJYB 特别策划特别策划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1·10
售不畅、土地撂荒严重的问题,带动 作用,使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 多了。”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
200 户社员每户年均增收 3600 元。 序、健康发展。 党支部书记梁宝山最先提到的是
杨红兵曾是白家营村的贫困 “人”:“不像以前,村里没产业,留不
户,多年来通过在合作社打工置地 突出产业特色,提升小康成色 住人。”2005 年就在村工作,2018
购车,过上了小康生活。张文智进 年任村主任,今年任村支书,村里一
一步鼓励杨红兵自主创业,协助他 九月,五彩的藜麦、火红的谷 点一滴的变化,梁宝山都记在心里。
贷款承包了 300 亩耕地,指导他成 子、金黄的小米还有各式蔬菜缀满 “村里有人才兴旺。家门口有好产
立了自己的合作社,还为他提供生 兴和大地。人们守望田野,迎来丰 业,谁愿意抛家舍业去外地?”他感
产经营所需的各种机械。即将秋收, 收。 慨道。
杨红兵的欣喜写在脸上:“在合作社 打造面向首都的“大菜园”和 村里人多了,却不见闲人,这是
成立‘元年’就赶上好年景,预计能 “后花园”,是县十五次党代会提出 全县农民群众普遍的感受。在兴和
苏木山下话小康 田畴秋韵浓 兴和县融媒体中心 / 供图 收入 30 来万呢,还带动了 4 名脱 的发展方略。按照“北薯,中菜,南 县 42 个老区村,红色基因赋予人
贫户有稳定收入。从贫困户到老板,
杂粮”的产业布局,兴和县建设 15
们坚定的信心、无穷的力量。目前,
这是政策扶持、干部帮助才有的结 万亩以菠菜、甘蓝、西兰花等特色冷 老区村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
文 | 史泽奇 果!” 凉蔬菜为主打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示 脱贫人口,都享受到产业扶贫和就
兴和县毗邻晋、冀, 兴和县将支持进城务工村民返 范基地,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业扶贫政策支持,无劳动力和丧失
南部群山连绵起伏。解 巍巍苏木山,见证着革命老区的沧桑 村里的“红色建设”极大激发了村民 乡创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 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 劳动力者均享受兜底保障,人均可
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 巨变;潾潾察尔湖,映照着代代共产党员 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建设家园的热情。店 措。2018 年,在包头工作了 18 年 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支配收入达 11731 元。
在此开辟了大南山游击 不变的初心。青山碧水间,兴和人民把革 子镇党委副书记、政府负责人贺龙介绍, 的大同夭乡兴胜庄村村民李学文了 在大同夭乡西三道沟村,4000 从红色热土到金色福地,一代
革命根据地。兴和县曾 命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魄力,用双手绘 村里搞建设那段日子,每天都有数十名村 解到了家乡的巨变和政府的有关政 亩水浇地全部流转用于种植菠菜, 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在这里传承着
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就一幅崭新的小康图景。 民不计酬劳地参与进来。许多村民主动 策,毅然回乡创业,成立了兴和县东 流转费高达每亩 1200 元,比农户 红色精神,赓续着初心使命。一个
自治区深度贫困县,被划 把家中保存多年的老物件捐赠给乡情村 昇养殖有限公司,引进了一批安格 自种收益高出 600 多元。农户流 个美丽乡村竞相崛起,一张张笑脸
入国家“燕山—太行山” 盘活文化“家底”,赓续红色血脉 史陈列馆。在村党支部引导下,一些村民 斯肉牛。兴胜庄村“两委”和驻村 转土地加种菜务工,在家门口收入 洋溢着幸福,新征程上,兴和县将巩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 还走进网络直播间,通过快手、抖音等平 工作队在李学文创业的全过程主动 就翻了几番。 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党 店子镇朱家营村多年前还是一个出 台宣传推介朱家营村的红色文化,为村里 跟进,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当得知李 鄂尔栋镇木栋村也建立合作 在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进
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 了名的落后村。村子底子虽差,“里子” 吸引游客。随着共建共享的氛围日益浓 学文筹措资金遇到困难,村里以基 社搞起了菠菜种植。“现在村里人 程中持续发力。■
33 万群众攻坚克难,彻 却十分“有料”:古长城穿村而过,烽火 厚,朱家营村先后被评为市文明村镇和自 础母牛租赁的形式及时为他提供了
底摘下了贫困帽子。到 台、战备洞、百年窑洞及“十二华里大灌 治区文明村镇。 支持。一路扶持下,李学文的公司
2020 年 3 月,全 县 13668 渠”诉说着这里沧桑的历史。 顺利发展壮大,近 3 年里经营收入
户 35147 名建档立卡贫困 为了改变“守着金山受穷”的境况, 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逐年增加。
人口清零,贫困发生率由 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在充分掌握 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军组织
2013 年的 13.02% 下降至 朱家营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产业 村子要发展,村“两委”当好家至关 村民发展大棚种葡萄等产业,每户
0。 扶贫的具体思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 重要。张文智是店子镇白家营村党支部 至少增收 2000 元;喇嘛营村党支
源,牵头建成了大南山革命老区展馆、乡 副书记,也是兴和县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 部领办养殖合作社,建成奶牛养殖
情村史陈列馆、烽火大南山革命广场、民 合作社理事长。他总说:“作为党员,带领 基地,带动村里 50 户农户增收……
俗窑洞等旅游景点。今年,共有 100 多 大家共同富裕是职责使命。”合作社自成 坚实的基层堡垒,成为带动乡村振
批次的 2000 多名游客慕名前来。借着 立以来,通过订单农业方式,免费为村民 兴的“火车头”。近年来,兴和县实
红色旅游的东风,村里还兴办了农家乐和 提供藜麦、红谷小米良种和种植技术指 施“能人强村”工程,培养了 20 多
豆腐杂粮合作社,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 导,秋季高于市场价收购产品,极大提高 名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
请扫码观看《实践有约·青年说》 展。 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解决了农产品销 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 鄂尔栋镇木栋村菠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兴和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22 23
2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