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6期
P. 10

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                               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
            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                          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

            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                           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                           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
            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                           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

            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                           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
            落实于行。                                              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                         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                               第四, 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我国 30 多年来
            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                           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
            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                           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

            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                          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
            民心之痛。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虽然是冷战结束以后才流行起
           《论语》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                         来的,但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 19

            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
            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                         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
            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                        就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
            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
            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恩格斯的这些洞见和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讲                         质、逻辑、过程,奠定了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的理论
            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                         基础。
            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                               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 3 个阶段。一是殖民扩张
            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                           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西方国家靠巧取豪夺、强权占领、

            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                        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瓜
            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                            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
            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                           中。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                           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
            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前不久,在重庆召                          独立,世界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在经济
            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我强调长江经济带                           上则形成了两个平行的市场。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随

            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                           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的
            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是这个                          市场随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
            考虑。                                                化快速发展演化。



           8  实践·思想理论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