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7期理论.indd
P. 60

专刊专版 /    工作广角


                              气象助力科尔沁绿色生态建设



                                                                                           文 / 赵宇    图 / 马国贵
                科尔沁草原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直到 20 世
            纪中后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流干涸、草原退化、
            沙尘肆虐,昔日连绵不绝的茫茫草原逐渐退变成连绵起伏的
            片片沙海。生态急剧恶化让当地人民饱受风沙之苦。沙进人
            退,道路、农田和草原被掩埋,农田低产甚至颗粒无收,牛
            羊被流沙围堵无草可吃。这就是 40 多年前通辽大地上演的
            悲歌。
                风沙的无情逼近,激起通辽人民抗风沙的决心,全市
            打响了一场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大会战。通辽气象人肩负起
            生态保护先锋队重任,几十年来,从三北防护林工程到科尔                                              霍林河草原
            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再到 2017 年实施的“四
            个千万亩”生态保护工程,每一项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气
            象助力发展始终贯穿其中,保障着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
                如今,按照“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生态文明建
            设发展战略,通辽市建立起以 11 个生态气象监测站、4 部
            多普勒雷达以及卫星数据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监测
            体系,组建起一支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的生态气象服务决
            策专家团队,逐步形成一套生态修复治理气象保障服务的技
            术路线和分析方法。围绕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
            等工程,综合应用地面观测、高分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开
                                                                             科左后旗努古斯台科尔沁沙地湿地
            展专项生态服务,科尔沁沙地、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植被
            变化等一系列生态评估报告被政府采纳,成为生态环境治理                         针对库伦旗、奈曼旗沙漠旅游产业,开发专题气象服务产品,
            的科学依据。                                             重大旅游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广受好评。
                十年九旱的气候环境,进一步坚定了向天要水的决心。                           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累计综合防沙治理 2000 多万亩,
            早在 2008 年,通辽市政府便购置了全区首批人工增雨飞机。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6%,90% 以上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
            随着业务技术装备和作业体系逐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保护,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治理速度大于
            也从早期单一服务农牧业生产拓展到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                         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青山绿水的科尔沁底色得以恢复,通
            环境、森林草原扑火等领域。近年来,通辽市实施生态修复                         辽人民将绿色梦想变成了现实。
            型人工增雨专项行动,飞机、地面作业频次逐年提升,2018                           随着“新时代草原名城”壮美画卷的徐徐铺开,在自
            年全市飞机、地面增雨作业已达 200 余次,影响面积达到 5.95                  治区气象局与通辽市政府共同勾勒的新时期气象助力绿色
            万平方公里。                                             发展轮廓上,围绕“四个千万亩”生态恢复保护工程,通辽
                防沙治沙同时,气象部门积极适应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气象人决心将生态气象服务体系刻画得更加细腻,为生态文
            做活“沙经济”,实现沙里“淘金”。针对沙漠水稻、锦绣海                        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让茫茫科尔沁草原一碧千
            棠等干旱地区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展全程精细化气象服务。                         里,更加生机盎然。











                                                        霍林河辉特淖尔草原

           58  实践·思想理论版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