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实践01期 最终印刷版 PDF
P. 18
特别策划
特别策划
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转为“国内 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这些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18 年中 循环推动国际循环”。新发展格局 因素决定着我国的发展模式需要
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不遗余力地 意味着我国要通过国内“自转”推 从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内循环
打压中国发展,美国部分政客扬言 动国际“公转”,通过中国经济“体 主导的发展模式。只有构建完整
与中国“脱钩”,紧锣密鼓加紧“去 内”循环推动全球经济“体外”循 的内需体系,补齐消费市场短板,
中国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环,这种循环模式有利于维护我国 实现经济由外需拉动型转变为内
供给侧的国外供应链不稳定,需求 经济安全。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 需拉动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
侧的保护主义盛行,全球经济陷入 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
低迷,加之民族主义、单边主义、孤 有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破解关键 能够更好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面
立主义兴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 技术和高端装备依赖进口的问题, 临的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对
萎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 才能从根本上应对逆风逆水的外 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的挑战和考验。在全球化重构 部环境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显
的时代,我们在战略和政策上必须 著的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 70 多
进行调整,新发展格局就是应对上 增进人民福祉需要构建新 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
述危机和风险的必然选择。作为 发展格局 快速发展的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
一个经济大国,我国要统筹好经济 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
发展与风险防控、对外开放与经济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 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安全之间的关系,将经济发展的动 要,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经济 体,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
力和重心转向以国内经济大循环 的发展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显著改善,取得如此成绩所依靠的
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 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
放,重新定位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 发展格局下,更要发挥我国社会
中的位置,布局开放新模式,由“国 源,实现了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人 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
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在全 优势,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中存在
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进入到全面 的短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 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
要紧扣内蒙古在全国构建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新发展
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发挥资源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格局的构建离不开制度保障,我国
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
盾,发展的重点从解决“有没有” 的制度优势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
势,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做好现
转变为解决“好不好”,我国居民 安全环境、政策保障和强力激励,
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大力发展
消 费 结构 加 快 向品 质 型 消 费升 有利于疏通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堵
生态农牧业,优化、稳定、提升产
级,个性化、多样化和品质化消费 点、痛点和难点,有利于发挥新型
业链供应链,为国家提供更为稳
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当前, 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攻关核心
定、更加安全、更多绿色的能源
我 国 已成 为 全 球第 二 大 消 费市 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
供给和农畜产品供应。
场,但这是总量,人均消费量与发 键产品保障能力。
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挖掘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
消费的潜力巨大,尤其是对中高 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