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实践03期 印刷版 PDF
P. 41
2022年第3期/总第1443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 则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其作用 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 政治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中,
体现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量” “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 倡导无论各党派间有任何政见和
放而团结联合各种社会力量携手 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 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
并进。 话的挚友诤友”。 阋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集
我们党执政以后,统一战线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
作用体现在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 “爱国统一战线”取代了“革命统 事业而奋斗。基于这样的认识,
建设、改革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 一战线”,明确“实现最广泛的大 国共携手共赴抗日战场,取得了
过渡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是团结 团结大联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和改造,在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 问题”。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 当前,伴随“所有制形式更加
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发挥 的主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
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兴”为统一战线的最大公约数,把 想观念更加多样”的复杂形势,出
开放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于社会 “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 现了利益格局的新变化和利益主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大 国者”纳入统一战线范畴,体现了 体多元化,各种利益团体和利益
团结大联合的爱国统一战线;进入 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包容性和 表达呈现多样性,统一战线成员
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三 开放性,形成了海内外中华儿女 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显著增
个更加多样”“四个前所未有”的 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强,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处
复杂形势,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任 兴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习
务更加艰巨繁重,需要通过深入细 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一致
致的工作,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 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 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关键是要求
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 性的关系,是统一战线工作的 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要
胞关系和谐,汇聚起共同奋斗的强 基本方针 把求同作为存异的前提和基础,
大力量。 一 方 面要 不 断 巩固 共 同 思 想基
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 础,用共同的奋斗目标作为行动
实现最广泛的大团结大 的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 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事关道路、
联合,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本质 场合多次谈到二者的关系,他指 旗帜、制度、方向等根本问题必
要求 出,“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须保持一致性,夯实共同思想政
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 治基础;另一方面要尊重包容差
团结和联合是统一战线的核 多元的反映,要在尊重多样性中 异,在不断增进一致性的同时正
心要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寻求一致性”。在多样中寻求一 确对待多样性和差异性,形成心
量,是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领 致,在差异中寻求统一,是统一战 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合力,寻
导不是“空军司令”或“无兵司 线的价值所在。 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令”,必须进行广泛团结,组织浩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两次国 共 同 致力 于 中 华民 族 的 伟 大复
浩荡荡、千千万万的革命和建设 共合作都体现了在尊重多样性中 兴。
队伍。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 寻求一致性的原则。第一次国共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包
的范围以宽为宜,宽有利,不是 合作中,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与 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
窄有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的基本原 究中心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