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实践03期 印刷版 PDF
P. 82

荟萃


            书  评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文 | 蔡常青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能够看到一本引人注目、                          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释放中华优秀传统
             给人启迪的理论读物实属不易。近期由内蒙古人民出                              文化能量的客观要求。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

             版社出版的《学习论理》第四辑,应当说就是这样一本                             下,要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彰显其功能和价值,
             难得的书籍。该书汇集的百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均以习                             须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定向把航。另
             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会议、考察参观等不同场合发表的重                             一方面,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
             要讲话中引用的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学习启悟的方式                             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开启并将继续
             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篇篇彰显着                             推进的历史性伟业,要担负起这样的庄严使命,既要坚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魅力,不失为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必须着力从中华优秀传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典范之作。                                 文化中不断汲取思想滋养、认识启迪与精神补给。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深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西方产                             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为融通。习近平总书记大
             生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决不                             量引用古典金句和名言俗语说明事理、针砭问题、引航
             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                             指路,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

             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中华优秀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呈现出愈加鲜明的民族特
             统文化因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而得到传承和弘扬,展现                             色和中国风格。从习近平总书记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
             了其独有气韵与时代风采;马克思主义因融入中华优                              化的范例中,透视其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
             秀传统文化而扎根中华大地,彰显了其引领中国崛起的                             法,体悟其平易近人的人格力量和精湛的语言艺术,是
             真理力量。                                                我们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时                           重要路径。《学习论理》从第一辑到第四辑始终坚持
             代发展的热切呼唤。一方面,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了这样的探索方向,久久为功,必有所成。

             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对中华优秀传统                                         作者系内蒙古北宸智库理事长、研究员

             80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