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实践08期 印刷版 PDF
P. 57
2022年第8期/总第1448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草原上的奋进赞歌
——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高质量发展纪实
文 | 格格 刘也
满族屯满族乡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边境乡, 上就解决了我的难题,这让我怎么能不感恩党
区域面积 2816.12 平方千米,天然草牧场面积 呢!”脱贫户王胡格吉乐图谈及自家的经历,指
289 万亩、天然林面积 112 万亩,野生动植物种 着政府帮盖的新屋和院子里 10 余头帮扶发展的
类繁多,生态资源丰富。乡里居住着 6 个民族的 牛,略有湿润的眼角是无声的答案。
居民,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走进满族屯满族乡, “无论地域跨度多大,要想帮群众办好事、办
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让人耳目一新,党旗 实事,就一定要走遍嘎查,走进群众家里,给群众
高扬、产业振兴、生态宜居的发展态势让当地群 满意的答复。”满族屯满族乡满族屯嘎查书记朝
众交口称赞。 日格乐说,他每天的行程十分紧凑,技术指导、解
读政策、帮助群众发展生产都是他要做的工作。
走遍草原,竖起红色的旗帜 走“边”是为了“走入”,让群众得到实惠又收获
温暖,这才是基层工作最好的成绩单。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满族屯满族乡的牧民曾
世世代代过着天地为被、牛羊为伴的游牧生活。 瞭望草原,踏上振兴的征途
如今,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牧民不再孤独与苦
恼:不管住得有多偏,都有党的声音传来;不管 在独具特色的岭上草原上,全乡养殖牲畜达
住得有多远,都有基层干部奔赴。 42 万头(只)。为了让牧民增收,给草原“减压”,
“我们乡地域跨度大,670 余个野外生产作 近年来,该乡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生态优势,
业点的牧民居住分散,最近的牧业点距乡政府 一二三产业同行并进,打破了牧民传统养殖的发
所在地 5 公里,最远的牧业点距离乡政府近 200 展思路,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大道。
公里。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牧区,我们乡经探索 实施“减羊增牛”战略,走好以生态优先、绿
提出了‘五边’基层党建整体工作思路,开展走 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满族屯满
‘边’服务。”满族屯满族乡党委书记白文杰说。 族乡调整产业结构、助推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五边”行动是满族屯满族乡以思想筑边、 “养殖一只羊需要 16 亩的草场成本,养殖一头牛
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为引 只需要 8 亩的草场成本,牛犊的市场价格是羊羔
领,确保牧区管理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 的几倍,‘减羊增牛”不仅是草畜双丰收的好决
化、时代化、实效化,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受牧民群 策,更是帮助牧民增收增产的好思路。”满族屯
众信赖,成为解决牧区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满族乡党委书记白文杰的一笔经济账理清了满
“乡干部、村干部直接走进了我的家门,炕头 族屯满族乡牧民群众的产业发展思路。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