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08期 印刷版 PDF
P. 58
践行
包括多个民族的同胞,大家聚在一
起,就是为了帮家乡的朋友们做点
实事、贴心事!”民兵苏道笑着说。
因为满族屯满族乡是牧区,畜牧点
离政府所在地较远,道路难行。为
了方便农牧民,他和队友经常在骑
马巡边时为牧民送生活物资,送理
论知识,帮解决生活困难,每次巡边
都要走上 30 余公里。“牧民见到我
们都跟看见自家人一样,有时候帮
他们带点药,有时候帮他们接羔,反
正就是牧民需要啥咱就干啥。”为了
满族屯风光 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供图
给网购的牧民提供送取快递的便利
条件,苏道开办了快递代收点,为牧
“和养羊相比,养牛既能减轻牲 通过销售手工奶制品可增收 10 万 民省去了往返十多公里的路程。谈
畜对草场的压力,又能节省人工成 元以上。 到这里,苏道用不标准的普通话笑
“
本,不仅提高了牧业收入,还减轻草 从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方式到 着说:不管什么民族,大家都是一
场压力。”走进满族屯满族乡特门乌 标准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满族屯 家人!”
拉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韩恩成 满族乡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升级。 “我是蒙古族,她是满族,她是
正在为新生牛犊清理牛圈,作为该 如今,乡里西门塔尔牛存栏近 2 万 汉族,我们天天一起工作,相处得就
乡“减羊增牛”示范户的他在卖掉 头,有标准化奶食品制作加工厂 2 像亲姐妹一样!”在塔林艾丽民族
自家 200 只羊后引进了优质西门塔 家,奶食加工合作社、作坊共 30 家, 用品合作社,绣娘们认真制作着精
尔牛,相继建设完成 3 座标准化棚 开拓出了一条既保生态又增效益的 美的刺绣产品。合作社负责人王扎
圈、一座储草库。截至目前,他家的 发展新路子。 拉嘎胡向记者介绍,为了帮助乡内
西门塔尔牛存栏量已由 6 头发展到 各民族妇女拥有增收技能、拓展产
120 多头,年收入达到 80 万元。 爱在草原,共筑温情的港湾 业发展技术,2019 年在乡政府的引
“减羊增牛”战略引导满族屯 导和帮助下,她成立了民族手工艺
满族乡牧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生产理 满族屯满族乡始建于 1984 品合作社,带动 40 余名本乡刺绣爱
念,促进牧民发展多产业增收。 年,满族人口占 36%,蒙古族人口 好者增收,人均年收入可达 2 万余
“窗外就是自家的牧场,拥有得 占 62%,其他民族占 2%,是内蒙 元。
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利用起来发 古自治区 18 个民族乡之一,“民族 满族屯满族乡先后被国务院
展产业实在是太可惜啦!”牧民义 乡、边境乡”是满族屯满族乡形象 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民族
“
乐呼从事奶食品制作 30 余年,掌握 鲜明、地域性强、风格浓郁的文化 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乡”。在这里,
的奶制品制作技艺多达十余种。如 名片。 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
今,在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她经 在满族屯满族乡,有一支多民 深入,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所有群众
营的 30 平方米的小作坊变成了现 族牧民组成的“马背上的志愿服务 的目标与共识。
在 300 余平方米的制作车间,每年 队”——边防骑兵排。“我们的队员 作者单位:兴安日报社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