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实践01期印刷版
P. 19
2023年第1期/总第1453期
2023年第1期/总第1453期
市、城乡集市消费场景,开展省际旅居养老 场立得住的景区,把最美的草原林海、沙漠
合作试点,办好“活力内蒙古·乐享消费” 瀚海、长河大湖、冰天雪地都做出产品、做
主题活动,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 成精品,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看点、亮点、
首店、举办首发活动,力争新引进品牌首 卖点,做到从东到西全域皆可游、春夏秋冬
店 100 家;鼓励支持“老字号”传承保护、 全年无淡季。
创新发展,让更多的百年老店、百年“老字 (二)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
号”焕发出新活力;鼓励发展“互联网+” 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消费业态,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等 紧扣高质量建设“两个基地”,推动传统产
活动,推进乳肉制品网络销售双百亿专项 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
行动,力争网络零售额突破 600 亿元。收 柱产业“聚链成群”。
入是影响消费的最基本因素,要想方设法 加快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
让群众赚钱有指望、花钱有底气、有钱去消 化。锚定由农畜产品产量大区向农牧业产
费。各级政府要多实施就业带动强的项目, 业强区转变的目标,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
深化就业促进“五大行动”,以项目建设新 加值、做强做大企业上重点发力。今年要
增一批、以灵活用工吸纳一批、以新兴业态 抓好四件事。一是稳产保供,粮、畜要稳,
拉动一批、以创新创业带动一批、以技能培 豆、奶、肉要增,粮食产量稳定在 780 亿斤
训提升一批,多措并举扩就业、增收入。旅 左右、牛奶产量提高到 785 万吨、肉类产
游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也是典型的消费经 量增加到 300 万吨,往“中国碗”里多装
济,关键是把品质提起来、名气打出去、人 粮、装好粮、装好奶、装好肉。二是夯实基
气聚上来。要全力争取阿尔山国家级旅游 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动植物疫病防
度假区获批,全力创建莫尔格勒河、七星湖 控,支持兴安盟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
等 5A 级景区,培育敕勒川、康巴什、额济 建设、巴彦淖尔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
纳等 8 个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 设、乌兰察布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示范区,
10 条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一批非遗 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 395 万亩、种植优质
特色村镇街区,打造全国性展会展演精品, 饲草 300 万亩,新增设施农业 20 万亩,建
举办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 设奶牛规模化养殖场 58 个,创建肉牛肉
开展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定制服务和汽 羊标准化示范场 800 家,着力提高亩产、
车租赁等落地游服务。特别是像那达慕这 提高效益。三是育企延链,要推动农牧业
样的活动要红红火火搞起来,用歌舞的海 适度规模经营,想方设法培育龙头企业,既
洋、乳肉的飘香、壮美的风光把天南海北的 要支持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大企业“双牛
游客吸引过来,让内蒙古成为自驾游的首 鼎力”,也要支持更多乳企、肉企、薯企、绒
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 企在千里草原“百花齐放”,全力推动乳肉
康养游的优选地。发挥文旅投资集团的引 薯绒产业链做大做强,将玉米千亿级产业
领带动作用,强化资源整合、区域协调、品 做精做强。四是培育品牌,加强“蒙”字标
牌统筹,集中打造几个在全国叫得响、在市 品牌打造,把更多好产品做成好品牌、做出
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