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实践05期 印刷版
P. 23
2023年第5期/总第1457期
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是内 行驿站、戏台、假山水系等;体验经济区以村民自
蒙古西部地区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为打 行经营的农家乐为主,还有现榨油坊、豆腐坊等
造“天赋河套”品牌、建设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 店铺。
加工输出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乡村旅游,富强村村民建公司、做生意,
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锄禾设施农业产业 大力培育发展餐饮住宿、民俗表演、乡村体验等
园内种植户周大祺的大棚,一垄垄西红柿、香瓜、 增收致富项目,种植养殖业、手工制造业、旅游服
西瓜长势喜人。他的大棚全部是新型的智能大 务业三业联动,形成了“一家一业、一家一色”特
棚,按照“天赋河套”品牌标准进行规范化种植。 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在一处大棚里,我们看到了享有美誉的五原特产 靠打造美丽乡村,富强村成为中国乡村旅游
“灯笼红”香瓜。周大祺介绍说:“这种‘灯笼红’ 的模范村,并在 2016 年 12 月获评“中国十大最
香瓜被我们本地人称为‘藏不住的香瓜’,在市场 美乡村”,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村。
上很受欢迎。每年 3 月初,顾客就开始打电话订 母亲河见证美好生活。在内蒙古,一座座黄
购,经常是供不应求。” 河岸边的古老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探索
在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转变的今天,人 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呼和浩特市托克托
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已经从满足“量”转变为追求 县郝家窑村,形成了一条以葡萄采摘和餐饮服务
“质”。如今,随着“天赋河套”品牌知名度、美誉 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带,被农业农村部评
度的提升以及电商销售网络的广泛普及,巴彦淖 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
尔市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正大量销往全国各地, 苏木规划建设了“大漠小镇·黄河渔村”,修缮了
“‘天赋河套’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正在变成生 “老磴口盐务所”,启动了“安久庙”等重要盐道驿
动现实。 站保护工程,打造出一条阿拉善黄河盐运文化精
品旅游路线,为当地农牧民转产致富提供了有力
美丽村庄更宜居 支撑……这些村庄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
“黄河最北端,有个几字弯。九曲八百里,塞 宜居、富裕的美丽家园。
外米粮川……”在《春到几字弯》优美的旋律中,
从镜湖生态旅游区东侧进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狼山镇富强村,沿路林木成片、花开似锦。一条
条平坦的公路穿街入巷,一座座白墙红瓦的民居
错落有致。
曾经的富强村到处是土路、盐碱地,全村 560
户 2300 人大多以种地为生。改变源于 2015 年,
这一年,富强村依托本身的区位优势和镜湖的天
然旅游资源,通过打造美丽乡村,让旧村焕发了
新生机。
改造后的富强村分为文化展示区、体验经济
区、田园风光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精品农业种植
区五个功能区。其中文化展示区建有展览馆、骑 富强新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