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实践06期印刷
P. 30
特别报道
呼伦湖
水清岸绿
文 | 实践全媒体记者 闫立功
为 2.8 亿农村群众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 养浸润;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水是基础性要素;我
失面积 58 万平方公里,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 们要生存要发展,都离不开珍贵的水资源。
降”,五级 120 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 黄河“几字弯”,九曲黄河中,苍劲有力的一笔。
新时代 10 年,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乌梁素海就位于“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
历史性变革。 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
6 月 5 日,在内蒙古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 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是控
园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 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
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 在黄河南北改道的历程中孕育发展,河套灌区拥
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 在阴山山脉的臂弯里,因一度是没有闸门控制的自流
6 月 6 日,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 引水,灌区“天旱引水难、水大流漫滩”。
“
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合理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下决心破解难题,建造一
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 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 “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由此落成。
大国治水,久久为功。 新生共和国的千万建设者们,用低沉浑厚的号子声,
汇聚成水利建设史上的大合唱。
惜水如金——“不能搞大水漫灌” 时间过去一甲子。如今,河套平原上的 7 级灌排
体系,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在这片拥有 1100 多
老百姓要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离不开水的滋 万亩耕地的平原上,竟有灌排渠道 10.36 万条,总长
28